本期嘉德隆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瓷贴面制备的原则和步骤吧!
瓷贴面的牙体预备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当的牙体预备可为修复体提供一定的空间,使修复后的牙齿外形美观、患者舒适、利于组织保健;而且还有助于修复体的正确就位。
1.瓷贴面修复临床牙体预备常选用一下三种方法
a,开窗型;b,对接型;c,包绕型
开窗型牙体预备用于无需修改冠长者,多用于上前牙。若需修改切端长度可选用切端对接型或包绕型预备,对接型牙体预备常用于下前牙及牙冠切端较薄者,如尖牙的修复预备。
2.瓷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原则
(1)尽量减少磨牙量。
(2)牙体预备要均匀、适量,保证足够空间以形成修复体的正确形态,使0.5-0.8mm厚的贴面修复后不致形成过凸的牙齿外形。
(3)边界位于釉质层。
(4)边界尽量设计于易清洁区。
(5)内线角要圆钝。
(6)无倒凹影响贴面就位。
3.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步骤
(1)唇面制备:先用刻度指示钻针将唇面釉质磨出深0.5mm的指示沟,再换钻针磨除唇面剩余釉质0.5-0.8mm。唇面磨除量依所用贴面材料要求及患牙变色程度而定。选用烤瓷贴面时唇面磨除量可适量减少;若修复重度变色牙唇面磨除量应适量加大,但应尽量保证预备面位于牙釉质层内,此时牙颈部边缘应位于牙龈上。
(2)邻面制备:邻面制备视患牙具体情况而定,当牙齿有正常邻间接触关系时,邻面边缘应置于接触点唇侧不影响美观的区域内;若有牙间隙,邻面边缘最好包括整个邻面,用钻针去除倒凹。图下。
瓷贴面制备前
用刻度指示钻针于唇面磨出指示沟
唇面制备
邻面制备
(3)切缘制备:前述三种瓷贴面牙体预备形的区别就是切端预备形态不同。开窗型就是保持切端完整,沿边缘上缘制备出边缘;对接型即是将患牙切端均匀去除0.5-1.0mm。包绕型是在对接型的基础上再切端舌腭侧制备并形成0.5-1.0mm深的无角肩台。在前磨牙区,颌面边缘的预备是先在患牙牙颊颌角制备一1.0mm宽,且与颌平面成45°角的斜面,再与其上制备出0.5-1.0mm宽的无角肩台。
1,开窗型切端制备;2,对接型切端制备
3,包绕型切端制备;4,前磨牙切端制备
(4)龈缘制备:通常瓷贴面的龈端边缘位置于龈上近龈缘处,但美观需求也可以设计龈沟内0.5mm的边缘,牙龈下边缘预备前应先置入排龈线,用圆头锥形钻针磨除牙体至所设计的边缘位置
1,龈缘制备前排龈;2,龈缘制备
预备成型后,应对各边缘抛光成型、去除预备处所有的锐线角,用金刚砂条分开邻面较紧接触,排龈、取印模、比色、灌模型,送技工室制作瓷贴面。必要时制作临时修复体,以保护患牙,并保持患牙美观外形。
边缘抛光成型
用金刚砂条分开邻面较紧接触
贴面制备完成图
取模前排龈
取印模
比色
灌出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口腔固定修复的临床设计》
若觉得此文对您有帮助就请转给其他朋友哦!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白癜风皮肤病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