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虽然人们对于口腔正畸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口腔知识了解不足依旧存在较多的误区,难免对于口腔正畸的效果产生怀疑,今日就总结关于牙齿矫正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
年龄大了不能矫正
01
因个体存在的问题不一样,开始矫正的时机也不尽相同。下至三、四岁的孩童,上至八、九十岁的老者,都有可能成为矫正的目标人群,因此牙齿矫正老少皆宜。您是否可以矫正,应从专业的正畸医师处寻求答案。
误区二
牙齿矫正后会松动
02
矫正就是通过外力暂时打破这个平衡,为牙齿搬家。矫正产生的骨改建带来牙齿生理性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暂时有一定程度的松动很正常。当牙齿移动到新的位置上,自然又回归到平衡中,重新稳定下来。
误区三
矫正牙齿老了会掉牙
03
很多人认为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不然,健康的牙齿应伴随人终生。目前在我国,牙周炎已成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也就是说,所谓老掉牙主要是因为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而牙周炎的关键致病因是口腔的菌斑微生物,故与是否做过矫正无关。
误区四
矫正只是为了美观
04
很多人矫正,是为了改善牙齿甚至容貌的美观,但矫正的目的是健康和功能。整齐的牙齿更易被清洁,利于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健康,矫正后获得理想的咬合关系,能改善咀嚼功能。完美的矫正是健康、功能、美观和长期稳定的和谐统一。
误区五
矫正一定要拔牙
05
这也是很多人对矫正望而却步的一个原因。拔牙是提供间隙的常用手段但非唯一手段。除了拔牙可以创造空间,有效解决牙列拥挤和牙齿前突以外,临床上还有前后向或左右向扩展牙弓、片切(适度把牙磨窄)等很多手段。具体哪种手段更合适,必须寻求专业的正畸医师检查才能决定。
误区六
牙齿没换完不能开始矫正
06
不但患者这样想,很多非正畸专业的口腔医师也这样认为。不同个体的具体问题不同,考虑到牙齿和颌骨的生长发育情况,每人开始矫正的时机会有差异,既有乳牙期、替牙期的早期矫治,也有换完牙及成年后的综合性矫治,究竟你属于哪种情况,应由专业的正畸医师判断。
误区七
可以瘦脸或改变脸型
07
矫正医师从事的工作是移动牙齿,尤其是前牙位置发生改变,附近的牙槽骨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建,嘴唇的前后向位置和唇齿关系也会改变,因此带来鼻子以下面部的容貌变化,而非面部宽度或其他脸型部位的变化。实事求是,要正确看待矫正医师的功劳。
误区八
只要是口腔专家就可以做矫正
08
口腔医学划分为不同专业,只有研究生阶段才能系统学习正畸专业,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并在培训中不断实践,所以口腔其他专业的专家不能进行专业的牙齿矫正,必须由正畸专科医师来做,很多发达国家推行专科医师制度并立法保护,正所谓术业有专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