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明人的援滇日志,记录东海之滨和彩云
    

年7月,非常有幸作为崇明区第七批援滇对口帮扶合作医疗队一员开启了援滇之路。这是我第一次援边工作,因为对当地医疗环境和设备设施了解不够,心中不免有小小的担忧,不知工作能不能很快上手。镇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家在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上有所不同,也很忐忑能否和当地患者和同事顺利沟通。如今,半年过去了,从东海之滨到彩云之南,援滇的点滴细流,恒久温暖。

来之前,认为援滇只是简单的医疗技术帮扶。然而由于中缅边境位置特殊,发展基础薄弱、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意识到援滇不只是在专业上对口的支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两地协作桥梁越来越稳固。

踏上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看到了大美的风景,体会了大善的民风。他们的县城尽管没有上海的城市规划整齐清洁,但也没有想象中的贫穷与落后。我医院医院,在当地百姓及周边缅甸人民眼中,已经是一所医医院,深得老百姓的信赖。但是由于人才和技术方面的缺乏,很多已经很普及的技术在当地都尚未开展。工作到位后,我马上根据受援科室的实际需要,深入口腔科临床门诊诊治患者,并通过具体病例及日常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交流的方式,加强对口腔科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口腔科的基础医疗管理水平。同时,结合当地牙列缺损、牙列不齐等相关疾病诊疗开展较少的情况,着重进行相关知识、经验、操作技巧培训指导,并协助进修归来的正畸医生开展口腔正畸技术,填补了镇康县牙齿矫正的空白,医院薄弱专科评审中助力口腔科顺利通过。

沪滇情深,心手相连。工作之余,我们医疗队背起行囊,翻山越岭,下乡镇、到田间,访农户,上边境卡点做义诊。在凤尾、军赛、勐捧等多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带教查房、培训讲座,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的同时,也使基层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地处边境的镇康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守边任务,我们多次为40多个边境卡点余名戍边战士进行量血压、测指末血糖、发放科普资料、配送医疗药物。针对就诊人员的不同病情,逐一细致地讲解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援滇医疗队还走进镇康县南伞中学开展“赠书留香,助梦成长”进校园赠书活动。此次捐赠,我们为南伞中学捐赠图书册,简易机器人模型10套,价值人民币9千余元,以实际行动再延沪滇深情。

山海遥相望,心手紧相连。半年的援滇帮扶工作延续着崇明临沧一家亲的深厚情感,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边疆人民守边的不易,他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也深深撼动我们。

用脚步丈量援滇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昨天,我带着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和嘱托来到镇康,今天我怀着能为祖国、为边境地区做些事的自豪感和镇康人民的友谊回归。明天,我将以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更全面的能力投入往后的工作,更好的服务患者。

作者:李学斌

编辑:李琳

    

上观号作者:上海崇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lctx/148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