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但是对于那些牙齿不好的人来说,好好享受美味佳肴却是一件奢侈的事。
年纪大了牙齿松动怎么办?选择哪种牙修复方式更适合?下周二(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树兰(杭州)医院(医院)开启口腔科院士专家门诊,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赵铱民主任医师开放当日门诊,共15个号,先抢先得!欢迎有需要的患者可拨打快报健康热线-预约报名。
50岁出头就“老掉牙”了长期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50多岁的谭阿姨家住在丁桥,最近她老是觉得咬不动东西,吃饭不香,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前几天,她来到医院口腔科就诊。通过检查,医生发现,谭阿姨的口腔卫生欠佳,有黄黄的牙结石,且有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医生判断是典型广泛性慢性牙周疾病。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大部分是长期牙齿清洁不到位造成的。”口腔科医师郭隽鑫说,谭阿姨因为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而且有部分牙齿已经出现三都松动,到了必须要拔牙的地步。
可以预想的是,拔完牙后,谭阿姨邻牙的咀嚼压力会增加,久而久之会造成牙龈萎缩,加剧邻牙的松动脱落。听到这些,谭阿姨开始焦虑了。
郭隽鑫医生说,牙齿深置于牙槽骨之中,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由许多致密的纤维牵拉着,当遭遇创伤、牙齿病变,如颌骨骨髓炎、肿瘤等,都可能引起牙周纤维等支持组织的断裂,从而导致牙齿的松动。对谭阿姨来说,首先需要治疗牙周炎,深部清洁牙周袋里的牙石细菌,并进行牙周序列治疗。
随后,郭医生手把手教谭阿姨学习正确的刷牙以及用牙线清洁牙间隙的方法。同时,根据谭阿姨情况,确定了初步的治疗方案。
牙修复时尽可能保存自己的牙体种植牙并非人人都适合做遇到牙齿损坏或缺失,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补救措施?
郭隽鑫医生说,目前国内外在口腔治疗和牙修复领域的趋势,提倡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原有的牙体,尽量选择创伤小的治疗方式。比如一些牙冠损伤或缺失的患者,可以在不拔除牙根的基础上,进行牙冠修复。
如果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实在没有条件“保”,再考虑拔牙。一般来说,目前有三种缺失牙补救措施分别为活动义齿、固定义齿以及种植牙。医生会根据个体差异,比如骨质条件、牙齿缺失位置以及余牙情况等建议不同的治疗方案。
活动义齿是缺牙中老年人的常见缺牙修复方式。活动义齿的优点是价格相对便宜些,不过很多戴过活动义齿的患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咀嚼时异物感强,容易出现食物嵌塞、咬伤黏膜的情况。
“近几年来,种植牙因其美观、便捷等优点,受到不少缺失牙患者的青睐。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采用这种缺牙修复方式。”
郭隽鑫医生说,首先要保证口腔内部的软组织无明显炎症和病损,如果有炎症和病损情况,应治疗好炎症和病损再进行种植牙手术。其次,口腔内没有未治愈的各种良恶性肿瘤、牙槽骨未吸收,保证骨量充足。
另外,对于酗烟酒且不能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条件的患者也不适合种植,因为这些人更易被细菌感染。一般颌骨、牙槽骨手术以及颌面外伤至少6个月、拔牙后至少3个月方可进行种植。
全国爱牙日(9月20日)上午医院将开启口腔科院士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