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贴面牙体预备,分别从五个方面讲述:
美学设计理论
l贴面预备的基本原则
牙冠预备和瓷贴面预备的区别
贴面预备的传统方式(开窗式、对接式、包绕式)讨论
针对瓷贴面预备传统方式的改良式预备法
美学设计理念
①以“现代化的美学理念”为理论依据
现代化的美学认知理念:洁白整齐看得见(略突一些)
②在“加法设计”理念的指导下
②在“不磨牙”的基础上
③在修复体提供的修复空间
预备的基本原则
预备的基本要求有哪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基本原则是就位,要求预备后的预备体在修复体戴入的方向上不存在倒凹。
第二个基本原则是空间,前牙修复相关的空间首先是外部空间指嘴唇软组织和牙龈软组织,其次是内部空间,又分为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内侧空间指咬合面,舌侧,颌面是牙体的硬组织部分,外侧空间是唇颊侧软组织部分。
冠的预备和瓷贴面的预备
冠的预备与瓷贴面预备有何不同?
·冠与瓷贴面在空间利用上的区别:贴面具备调整空间。冠没有可调整性。
·冠与瓷贴面在预备终止界面上的区别:冠的预备终止于牙本质。贴面的预备大多终止于牙釉质。
预备的传统方式讨论
瓷贴面的传统预备方式(三种):开窗式预备、对接式预备、包绕式预备、
(一)开窗式预备:像在墙上开的窗户,关键在于窗框。
开窗式牙体预备的流程
Ⅰ唇面定深:采用三段式横向预备车针进行定深,定深深度0.5mm.
Ⅱ唇面预备:采用间段圆钝,尖端直径1.0mm,末端直径1.5mm的锥状车针磨出定位标志以上的牙体组织,达到颈部磨除0.5,其余0.8左右的量。
(二)对接式预备:如砌砖,衔接在顶端。
对接式牙体预备流程
Ⅰ切缘定深:使用尖端球形,尖端直径1.0mm,末端直径1.5mm的锥形轴面预备车针用车针的的末端部分在近远中形成三个定深沟。如图①
Ⅱ切端预备:将定位沟预备好,深度都确定好后,继续使用车针的末端将基牙切嵴横向磨平,为修复体预留1.5mm的空间。如图②
Ⅲ切外展隙预备:根据切外展隙的大小,继续使用2号车针的尖端预备成深约1mm与切外展隙相匹配的形态。如图③
Ⅳ精修抛光,特别要注意,切唇线角要足够圆钝光滑,不能有锐利线角否则会形成修复体内部应力集中,而造成修复体的折裂。如图④
(三)包绕式预备:如鱼钩状,从一个面跨越到另一个面。
对于切缘有足够的基牙,可以采用包绕式的预备方法,包绕式预备的操作是在对接式预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已经完成的牙体预备的基础上,在进行舌侧终止线的预备。
要求舌侧终止线向舌侧延伸0.5mm左右;深度约0.5mm左右;切舌线角同样需要圆钝光滑没有锐角;如果预备后发现剩余牙体组织过于薄弱,则需要将切端进行适当磨除,抛光。、、
(四)预备的传统方式的讨论
1,瓷贴面预备方式选择
预备形式
美学效果
就位方向
预备量
与咬合的关系
开窗式
较好
唇舌向
最少
不改变
对接式
好
唇舌+有时切缘
居中
有可能
包绕式
好
唇舌+切龈
最大*
可能*
*所以不推荐使用包绕式的牙体预备
开窗式与对接式的选择遵循三大原则:生物机械美学
2.瓷贴面的修复目标
改变的目标
预备方式
理论基础
以唇齿改善目标
微创无创或改良对接式
加法设计*
以牙齿改善目标
开窗式或对接式
减量预备
*以现代化的美学认知理念为指导,在不磨牙或者少磨牙的基础上,在原有基牙的切嵴以及唇侧进行体积增加,这种设计称之为“加法设计”
针对瓷贴面牙体预备传统方式的改良
改良切端预备法:在距离基牙切嵴约1—2mm处将预备车针与牙体长轴形成一定的角度(大于45度,小于90度)进行预备,预备的终止线止于舌切线(轴)角处。
改良对接式与传统对接式的比较
改良切端预备技术的优点
尽可能地遵循了少磨牙除自身牙体组织的生物微创原则;
在唇侧近切嵴处形成了一个平面,可以对切嵴加长的玻璃陶瓷进行有效承托,并且可均匀来承受自个个方面的咬合力;
此处由可以为切端半透明美学效果的实现提供瓷层堆筑的空间;
简化了瓷贴面修复的预备难度。
文章整理于王戈老师直播课讲义,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
往期精华文章导读:
美容院里修牙,你的牙齿不出问题才怪~拔智齿真的能瘦脸?找个学口腔的男/女朋友,想必也是件极好的事情!点击在看,让患者更懂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