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口腔展开幕让多学科与综合治疗深入

第十八次中国(西部)国际口腔医学学术会

中国(西部)国际口腔设备与材料展览会

4月24日,第十八次中国(西部)国际口腔医学学术会中国(西部)国际口腔设备与材料展览会在汇集了众多优质口腔学术资源的成都开幕,我国西部12个省口腔医学会共同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支持。

本次大会特邀国内外余位演讲嘉宾,组织了超过场学术活动,11场口腔临床新技术实操培训班,预估4天的大会将吸引来自中国西部各省的三万五千余名专业观众前来。

同时展会现场有余家海内外参展企业,为西部口腔医生们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产品与服务。

开幕式现场

与以往的学术会议不同的是,本次中国(西部)国际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包含了诸多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讲座与课程。

4月24日的种植专题论坛就率先以多学科交叉种植治疗为主题,不仅邀请国内外知名种植专家,如来自荷兰的RobertCarmichael教授及华西口腔医学院的满毅教授,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王佐林教授等,详细讲解了种植手术过程中的复杂临床问题,同时邀请华西口腔医学院的修复与咬合专家刘洋教授等,与大家分享种植义齿设计中的咬合问题。

同一时间,在牙周病与口腔多学科跨界高峰论坛中,国内外的专家们共同探讨了牙周与牙体牙髓、种植、正畸及牙合学的相互影响。而在未来的4月25-26日,还将有全国口腔修复工艺与多学科融合发展论坛、老年口腔常见疾病多学科论坛召开。

牙周病与多学科

在4月24日的牙周病与口腔多学科跨界高峰论坛中,来自中国医院的潘亚萍教授提到,牙周炎是中国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大部分国人没有受到良好的口腔卫生宣教,所以对自身健康意识认识不足,在加上一些偏见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在牙周炎初期就接受治疗,牙周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遗传等等,大多数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也是种植术的危险因素,潘教授强调种植修复的关键有3点:植入的种植体(骨结合);连接种植体和口腔黏膜部分(基台、釉牙骨质界);冠修复(冠形态)。同时潘教授介绍了种植成功的8大要素,即患者的选择、外科与修复设计、正确的手术技术、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软组织处理、设计良好并可行的修复体、训练有素的术者以及术后检测与维护,缺一不可。

来自昆明医院牙周科的税艳青教授就“牙周基础治疗的思考”一题展开演讲,税教授强调口腔的任何治疗都应建立在健康牙周组织的基础上,目前国内的牙周病患者至少有9亿以上,而绝大多数患者从未就诊看病。牙周的基础治疗是基石,更是后续修复治疗、正畸治疗和种植治疗的前提,税教授建议各位临床医生在患者基础治疗结束后最好要进行疗效评价,疗效稳定后方可进入后续的治疗。牙周病主要是有行为和生活方式引起的,它的病程较为漫长,呈周期性进展,临床上判断患者时候今日活跃期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就是探诊出血或自动出血。在演讲的最后,税教授介绍了牙周预防和治疗理念,即可预防、可痊愈、可以痊愈,但需要患者终生维护!

获得美学更需多种思路与手段

在4月24日上午美学修复专场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蒋欣泉教授带来题为“科技推动的口腔修复临床与研究进展”的演讲,他提出口腔颌面部骨是牙齿及软组织依附的基础,首先要解决“颌面部骨组织修复”这个关键临床问题,才能恢复患者口腔功能,而“干细胞/再生医学”为颌面部形态及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可有效修颌骨缺损。蒋欣泉教授还介绍了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负载rhBMP-2的磷酸钙、磁控构建生长因子复合细胞膜片、3D打印多管道中空莲藕状仿生材料、新型结构/成分改性骨修复材料、活细胞3D打印技术等在再生医学中的临床应用。

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刘洪臣教授带来演讲“美学修复的设计与咬合调整”,刘洪臣教授根据平时各种口腔会议的听课“热度”对目前的各个口腔医学亚专业做了“热度排序”,顺序为:种植/正畸/美学修复/牙周/牙体保存,而无论是哪个学科,咬合都是躲不开的话题。刘洪臣教授认为:美学修复应是口腔功能与美学的结合,而咬合是口腔功能的基础,美学修复可导致咬合改变、导致咬合病和TMD,所以美学修复应该重视咬合。

预防中的综合

在4月24日综合预防专场中,来自医院的王国松医师讲述了数字化导航微创根管治疗中牙中牙牙髓根尖周疾病的治疗方法,牙内陷是一种先天性牙齿发育畸形,最常见于上颌侧切牙,伴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牙内陷,通常去除内陷牙进行根管治疗,这种方法对牙体组织破坏量大,降低了牙齿的抗折性能,王国松医师建议使用CBCT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获得立体而直观的三维模型,实现术前的方案设计、治疗动态模拟、术中精准导航,从而达到微创根管治疗的目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及3D打印导板技术的综合运用对复杂牙的根管治疗,既能尽量保存牙体组织,又能彻底清理感染物质,保证长期效果。

来自医院的范丽苑副教授对“牙体缺损修复的预防学考量”的话题进行演讲,总所周知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为:生物学原则、生物力学原则和美学原则,但范教授自己总结了4个关于修复原则的关键词,分别是:微创:尽可能保留剩余牙体组织;抗力:不仅要考虑牙体组织的抗力,也要考虑修复体的抗力;牙周组织:修复体边缘位置远离牙周且边缘形态接近天然牙;牙髓组织:牙体预备、修复体精确性和良好粘接为进一步牙髓治疗留有余地。范教授在演讲中提到髓腔固位冠这一热点话题,它的临床成功率介于94%~%,其临床表现类似甚至优于传统的桩核冠修复,并且这种修复方式适用于较大牙体缺损的根管治疗后的后牙。

基于循证,综合选择黏膜病治疗方案

在4月24日下午的口腔黏膜病学专场中,医院的周瑜教授带来“口腔白斑病临床诊疗循证指南”的相关演讲,该项目的首席专家为黏膜病学专家陈谦明教授。在谈及口腔白斑病的治疗时,周瑜教授介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都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然而目前并无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而甲苯胺蓝染色、自体荧光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oralDx毛刷活检、DNA倍体检测均是口腔白斑病癌变风险早期预警的可选择方案,然而目前也并无公认的早期预警方法。

与口腔医学的其他指南一样,口腔白斑病相关的指南符合循证的证据少或者证据级别不高,kappa值不高,诊断指南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因此,其课题组在年6月申请中华口腔医学会标准、指南、规范制定立项项目获得立项,经过GRADE指南制定工作流程制定口腔白斑病临床诊疗循证指南,在最终形成的推荐意见中,口腔白斑病临床管理循证指南共6条强推荐,即具体干预措施包括:①对所有OLK患者均采取临床管理措施,②戒烟,③戒除槟榔,④处理残冠、残根,⑤去除不良修复体,⑥进行口腔卫生管理。

-今日小编成都现场报道-

☆为了避免各位医生与我们“走失”

请按如下引导将今日口腔添加为“星标”

中国移动

16:21

添加星标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yyzl/9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