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重点
1.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
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即龋病的发生要求要敏感的宿主,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底物,而这些底物又必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2.龋病的分类
(1)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
(2)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隐匿性龋。
(3)按病变程度分类:浅龋,中龋,深龋。
3.窝洞预备的原则
1.去净龋坏组织。2.保护牙髓组织。3.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4.注意患者全身状况。
细节
保护牙髓组织:1.间断操作,使用锐利器械,并用冷水冷却。
2.勿向髓腔方向使用压力,特别是制备深窝洞时。
3.了解牙体组织结构、髓腔解剖形态及增龄变化,防止意外穿髓。
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做最小程度的扩展,特别是颊舌径和牙髓方向;窝洞的龈缘只扩展到健康牙体组织;尽量不做预防性扩展。
4.四环素牙和氟牙症的临川表现以及畸形中央尖
四环素牙:1.轻度:牙面呈黄色或灰色,分布均匀,无带状着色。2.中度:牙的着色由棕黄色至黑灰色。3.重度:牙表面可见明显的带状着色,呈黄-灰色或黑色。4.极重度:牙表面着色深,严重者呈灰褐色,任何漂白治疗都无效。
氟牙症:1.在同一时期萌出牙的釉质上有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严重可有牙体缺损。2.多见于恒牙,发生在乳牙者少,程度较轻。3.对摩擦的耐受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强。4.严重的慢性氟中毒可有骨骼的增龄性变化。
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尤其第二前磨牙。常为对称发生,一般位于合面中央。中央尖这段或磨损后,临床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黑环,中央有浅黄色或褐色的牙本质轴,在轴中央有时可见黑色小点。
5.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微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免疫反应。
细节
炎症牙髓(兼性厌氧菌和厌氧杆菌);感染根管(转性厌氧菌);根尖周感染(混合均: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
细菌感染途径:牙本质小管;牙髓暴露;牙周袋途径;血源感染。
由牙周袋途径导致的牙髓炎症称为逆行性牙髓炎。
微生物的治病机制:细菌可产生多种有害物质,主要包括荚膜,纤毛,胞外小泡,内毒素,酶和代谢产物,他们可直接毒害组织细胞,或通过引发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和特异性的免疫反应间接损伤组织。
物理因素(创伤;温度;电流;激光)化学因素(充填材料;酸蚀剂和粘结剂;消毒药物)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