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人员把剩饭剩菜倒入仪器。
生物煤成品。
餐厨垃圾利用
变废为宝
只需几个步骤,花上1到4小时,剩菜剩饭就可转换为生物煤,效果乃至比一般煤更好
剩饭剩菜放入仪器,通过1到4小时的水热碳化反应,就会变成一锅黑粥,再经过真空泵分离水份,就变成了黑黑的生物煤,这类煤的热值,要高于普通电煤,接近标煤。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卢红雁说,1吨剩饭剩菜,可以提炼80到120公斤生物煤,它为厨余垃圾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4月29日,省科技厅代表国家科技部组织了省内外的7位专家对卢红雁负责的这1项目进行验收,并取得通过。
转化
剩饭菜1小时变煤
剩饭菜和生物煤,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到底是如何转化的?
4月29日下午4点,在卢红雁的实验室,看到该项目的三个主要装备,水热碳化转化炉、循环水式真空泵和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重要的是装备是水热碳化转化炉,这个装备花了30多万元从德国进口的。卢红雁指着转化炉上方的装备说,下面放厨余垃圾的炉子是在国内订做的,容量为2千克。现场,一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把剩菜剩饭倒入这个定制的炉子。时间可以设定14个小时,卢红雁说,我们目前发现,1个多小时效果很好。
在这1到4个小时中,通过先升温再降温的水热碳化反应,剩饭菜就变成了类似黑粥的混合物。工作人员随即把黑粥放入真空泵中,短短2分钟不到,水份就去除90以上,变成了类似泥土的生物煤半成品。再放入干燥箱烘干就行,也可以自然晾晒,生物煤就构成了。
效益
释放热量堪比标煤
实验室里,以1吨剩饭菜计算,卢红雁算了一笔账,1吨厨余垃圾所含的水份为80,剔除水份后,剩下200千克干物资。这些干物资经过水热碳化技术的处理后,有40`转化为可燃烧煤,剩下的转化为气体和碳化液。
初步计算下来,1吨厨余垃圾可以提炼千克可燃烧煤。这类物资燃烧后释放的热量要高于普通电煤,接近标煤。卢红雁说,发电厂使用普通电煤的热量为每公斤大卡,由厨余垃圾转化的煤炭的热量可达每公斤大卡。实验证明,其含有的碳元素高达70,乃至比普通电煤的碳元素含量都要高。
碳化液也可以利用来作沼气,如果厨余垃圾不含有有害有毒物资,碳化液还可以作为肥料流回土壤。卢红雁说,目前在国内,厨余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是作为饲料由养殖场购买。这类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地沟油有一部分便来源于此。
探访
颗粒细腻有香味
在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的1间实验室,看到了很多生物煤成品。由于原材料不同,色彩从灰褐色到黑色不等,和其他煤不同,轻轻1捏,生物煤成品就变成了细碎的粉末,颗粒很细腻。
无论是捧在手里的生物煤,还是厨余垃圾转化的黑粥,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烘焙咖啡豆的香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味。如果将一杯咖啡和"黑粥"放在一起,你可能完全辨别不开。卢红雁开玩笑说。
不过关于这股特殊的咖啡香气,究竟来源何处?卢红雁说尚不清楚,还在研究当中,不知道究竟是利还是弊。
对话
技术成熟,希望建工厂处理垃圾
华西都市报:为何想要研究这个项目?
卢红雁:我在德国生活了8年,在垃圾再利用这一块,他们的研究相对成熟。剩饭菜变煤,他们也有学者研究这1项目。但我们国内这一项目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当城市化不发达时,厨余垃圾一般通过家禽将有机物流回土壤中,这是一个生物链条。随着城市化的扩大,厨余垃圾大量生成并堆积在城市中无处安置。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这些垃圾不但会带来蚊蝇、环境污染,也容易沾染疾病。目前将厨余垃圾转化为肥料、沼气的研究也存在,但据我了解,单纯从有机垃圾转化为能源的研究几乎没有。
而我们项目中所得出的生物煤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相当于真正的煤,由于生物煤中所含的碳元素与真正的煤差异不大。这也是我研究这个项目的缘由之一。
华西都市报:项目研究了几年,是不是有运用可能性?
卢红雁:我们这个小团队,经历了三年研究,目前项目通过了,算是有了初步成果。
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来看,该技术已成熟。但是实验室的反应炉只有2千克的容量。我希望能够扩大容量,建成一个规模化处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理厨余垃圾的工厂,一次性能够连续处理上吨级的厨余垃圾,这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华西都市报见习刘秋凤张路延摄影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