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是成人的雏形。儿童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涉及口腔医学中其他学科及口腔医学之外的相关学科。因此,儿童口腔医师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其中,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儿童由于尚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加之乳牙自身的解剖特点,患龋敏感性高,我国儿童患龋严重。乳牙龋病会造成儿童牙齿疼痛,咀嚼功能下降,严重的还会失牙,影响恒牙健康,其防治是儿童口腔医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之一。
我国各年龄组绝大多数儿童均遭受龋病的困扰
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结果显示,我国12岁儿童的龋患率为34.5%,龋均为0.86,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价标准,我国龋病流行状况处于很低的水平(龋均是被检查者平均每人口腔中存在的龋齿及因龋丧失或充填牙齿数的总和,也叫做龋失补牙数,反应了龋的患病程度。12岁儿童龋均是WHO用于评价各国龋病流行程度的指标,1.2以下为流行很低的水平)。
但我国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不乐观,3岁儿童的龋患率为50.5%,龋均为2.28;4岁儿童的龋患率为63%,龋均为3.40;5岁为儿童的龋患率70.9%,龋均为4.24。也就是说各个年龄组绝大多数儿童乳牙列均遭受龋病的困扰,3岁的儿童有一半已经发生牙齿龋坏。而且患病程度重,随着年龄增加而进展迅速,龋病患病率和患病程度均高于过去十年。
3岁、4岁和5岁组儿童龋患率和龋均(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乳牙龋造成的后果有时比恒牙龋更广泛、更严重
小于6岁的儿童,只要在任何一颗乳牙上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龋(无论是否成为龋洞)、失(因龋所致)、补牙面,即为低龄儿童龋(ECC)。据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医院邹静教授介绍,ECC对于儿童的危害超过成人,这种危害既影响局部也影响全身,特别是乳牙龋及其继发病变造成的后果,有时比恒牙龋更广泛、更严重。
1
局部影响
影响咀嚼功能 乳牙因龋蚀致牙体缺损,尤其在涉及大部分乳磨牙时,患儿咀嚼功能会明显降低。有时还会导致患儿偏侧咀嚼习惯的形成,长时间会导致患儿面部发育的不对称,错(牙合)畸形发生。
对恒牙及恒牙列的影响 乳牙的龋蚀、牙体的崩坏,使食物残渣、软垢等易停滞在口腔内,口腔卫生恶化,易导致新萌出的恒牙发生龋蚀。尤其对与龋患牙相邻的恒牙影响较大。
对牙弓长度的影响 乳牙龋病引起牙弓长度的变化并不只在乳牙因龋早失后,而是在乳牙发生邻面龋时即可发生。乳磨牙及乳尖牙邻面的龋坏可引起牙冠近远中径缩窄,造成邻牙向缺隙处移动、牙弓长度开始减小,可引起日后恒牙列的拥挤与牙列不齐。
2
全身影响
多数乳牙患龋、牙冠崩坏,咀嚼功能必然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儿童又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故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会受影响,机体的抵抗力也可降低。
儿童和年轻恒牙龋病治疗原则不同
1
乳牙龋病的治疗
首都医科医院儿童口腔科尚佳健主任医师表示,乳牙龋病治疗目的为抑制龋蚀的进展、保护牙髓、保持乳牙列的近远中位置和垂直距离、恢复咀嚼功能、恢复发音及美观。其治疗原则包括①早发现、早治疗;②先治疗乳磨牙,再治疗乳前牙;③因临床上乳牙深龋与慢性牙髓炎不易鉴别,近髓深龋则不必过于考虑保存活髓。其方法有药物治疗和修复性治疗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为:不易制备洞型的广泛浅龋。常用的去龋药物有:硝酸银(AgNO3)、氟化钠(NaF)、氟化铵银[Ag(NH3)2F]、氟化钼酸铵[(NH4)2MoO2F4]。
乳牙龋的修复性治疗
具体来说,乳牙龋齿治疗不仅要充填或修复龋洞,在洞型设计时还要考虑到预防继发龋和再发龋。对多发性龋、急性龋、猖獗龋,应通过详细的问诊明确患者易患龋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宣教,包括有效的牙齿保健方法、饮食管理等。
在治疗患牙的同时,应给予适当预防措施,例如,局部用氟和窝沟封闭。确定定期复查的频率:急性龋、猖獗龋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其他儿童患者应该每半年复查一次。
乳牙龋病的微创治疗
微创治疗对乳牙同样重要。微创治疗可以减少牙体组织的磨削,尽量保存健康牙体组织,减少治疗的痛苦。微创治疗首先要选用微创车针,用于微创修复治疗的车针形态轴柄细长,使用时的视野更加清晰。同时,可以辅助使用龋蚀检知液判断腐质去除情况。现在临床常用的化学-机械法去腐技术,即使用伢典(Carisolv)凝胶辅助去腐,其作用原理为采用化学的方法溶解牙体组织坏死层的变性胶原,使龋坏的牙体组织变软,然后采用特殊工具以轻柔的刮除动作去除软化的龋坏物质。
2
年轻恒牙的治疗原则
对于年轻恒牙,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邓辉教授认为,其治疗原则乳牙龋是不同的,乳牙治疗不姑息保存活髓(因为乳牙是天然的保持器,应保存完好的牙冠维持到恒牙替换)。对于年轻恒牙,虽已萌出,但未达面高度,牙根发育也尚未完成,在治疗原则上应要特别姑息保存牙髓的活力,有利于年轻恒牙牙根的继续发育完成。
年轻恒牙的特点包括钙化程度低、髓腔大、髓角高、牙本质小管粗大,髓腔近表面,龋齿进展快,易波及牙髓,牙髓极敏感等。根据上述特点,应在充填时注意保护牙髓或者使用合适的垫底材料。针对年轻恒牙的特点,其特殊治疗有窝沟封闭、预防性树脂充填、二次去腐法。对于其他有关牙体修复治疗,则等同于成人牙体修复术。
乳牙龋齿的预防更为重要
因为乳牙的神经发育不完善,龋坏刚刚发生时儿童自觉症状不明显,多数儿童不会感觉明显疼痛;且乳牙硬组织结构薄弱,龋蚀进展迅速,当家长发现牙齿黑色病变的时候,往往乳牙已经累及牙髓。因此乳牙龋齿的预防尤为重要。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医院儿童口腔科秦满教授介绍,儿童口腔卫生不良习惯多,而且这些习惯的形成多有复杂的社会和家庭背景,因此,医生应进行个性化口腔健康行为指导,包括:①针对性喂养行为指导,采用一步一步(step-by-step)的方法,每3个月改进1项对患龋威胁最大的喂养习惯,逐步向健康喂养习惯靠近[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时称)颁发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婴幼儿篇》];②针对性口腔卫生指导,让家长掌握为儿童刷牙和在高危邻面(乳磨牙之间)使用手柄牙线为儿童清洁牙齿的方法;③建立定期口腔检查意识。
中华口腔医学会系列规范化口腔健康指导材料也提到,乳牙龋齿的预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窝沟封闭
在儿童磨牙表面,有天然形成的点隙窝沟,这些地方通常难以清洁,容易龋坏。窝沟封闭即在牙齿没有患龋时,在牙齿咬合面的天然窝沟点隙中涂布一层粘接性材料,隔绝细菌及其代谢物的侵蚀,也便于清洁。
专业用氟
每半年一次,可以有效预防光滑面的龋齿,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防龋方式。
正确刷牙
对于学龄前儿童,应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开始学习刷牙,使用牙膏,尤其是含氟牙膏,使用牙线预防乳磨牙邻面龋。
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也有利于维护口腔健康。频繁多次的进食以及常吃含糖量较高的零食,都会增加患龋概率。碳酸饮料会加快牙齿脱矿,导致龋齿和酸蚀症。而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刷洗牙面,起到自洁的作用,咀嚼这些食物还可以刺激牙齿萌出及面部发育。
推荐护牙饮食习惯:①儿童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除每日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②减少餐间进食次数。如果吃零食也应有规律,可在两正餐之间加非易致龋的零食。③进食后漱口,减少食物滞留口腔的时间。④睡前刷牙后,避免再次进食。
定期口腔检查
推荐家长每间隔3~6个月带孩子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今日口腔小编综合整理-
相关阅读:
?从四次流调看我国面临的龋病问题——荣文笙教授
?儿童龋病与错(牙合)畸形——邹静教授
?儿童龋病特点及诊疗规范——尚佳健主任医师
?儿童龋病综合防治——邓辉教授
?重度低龄儿童龋标准化诊疗的3*3原则——秦满教授
?如何预防乳牙龋?
elmex?防龋家族,源自瑞士
满足各年龄段防龋需要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