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才口腔医学博士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口腔数字化诊疗中心与美学牙科主任
医院口腔技工工艺教研室主任技工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
上海口腔医学会理事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注于口腔美学修复及咬合病治疗的临床与研究;
?先后承担相关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参与统编教材3部,主译1部;
?年开始为本科生开设《学》,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
课程目标??了解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如何评估和规避治疗中的风险,掌握一套基于科学的、在日常实践中能够处理咬合问题的实用方法;
??了解架的构造,掌握临床应用技巧;
??理解微笑设计的关键概念,结合咬合,为咬合受损患者一步步进行功能性美学分析和制定治疗计划,实现最优化的空间美学、语音和功能恢复,节约医生的时间,提高盈利能力和减少压力。
??????
课程特色??将晦涩难懂的概念用生活化的比喻解读,易理解;
??结合形态和功能,理解咬合的各种理论与临床应用;
??兼顾美学与咬合,学会一套循序渐进的、程式化的方法,从简单到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都能进行诊断、制定计划以及实现。
??????
课程设置??????
学员准备学员请自备本人上、下颌超硬石膏模型一副。
??????
课程简介第一部分概念、咬合评价以及常见问题
目标:了解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系统化的颞下关节/咬合的检查方法以及如何询问关键问题;在治疗之前识别患者存在的不稳定的风险,以及对常见咬合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一、学基本理论
1.功能解剖与咀嚼系统的动力学
1.1颅颌面骨骼结构以及咀嚼肌、颞下颌关节
1.2髁突运动动力学
1.3下颌运动
2.ClassI基本特征
2.1骨关系、面高度与比例、参考平面
2.2牙齿排列与牙弓内关系、静态咬合接触特征
2.3动态咬合
3.咬合紊乱的形式、对咀嚼系统的影响
二、咬合评价
1.新病人接诊与系统检查
2.评估咀嚼系统中TMJ、肌肉和牙齿的不稳定性
3.正中关系的获取和记录
4.Bruxchecker的应用
5.咬合板的种类与临床应用
三、常见咬合问题处理
1.天然牙的调时机和程序;修复体的咬合接触与调整;BULL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正畸治疗中的调3.复合树脂恢复丧失的前导、暂时修复设计新的咬合
4.后牙咬合形态恢复:树脂直接修复以及蜡型制作
第二部分架的认识和调节
目标:了解架的构造以及临床应用。
一、架的种类及结构
二、架的应用和选择;不同情况下的几种上架方法
三、面弓使用
四、何时以及如何记录IOR;获得CR
五、髁突运动描记解析与临床应用
六、架调节
两人分组配对
1.检验正中关系的负载试验
2.正中关系记录、面弓转移,上架、参数调整
3.个性化前牙切导盘制作
4.咬合分析与模型上调磨
第三部分美学修复设计与修复重建
目标:理解微笑设计的关键概念,包括整体的、宏观的和微观的标准;确定牙齿应该如何定位在最合适的位置,才能够获得最优的美学、语音和功能;学习如何进行功能性美学分析和制定治疗计划,团队合作,实现完整的牙科治疗过程。
一、修复/重建的类型和临床决策树
1.如何确认是否需要牙周、正畸以及正颌外科的参与,如何实践团队合作
2.何时可以保留现有颌位,何时需要重建
二、重建牙列或戴用咬合板时颌位确定的5个原则
三、全口咬合重建的三个关键PEV
1.后牙支持的降低与丧失对前牙、关节的影响及恢复后牙支持的临床考虑因素
2.重建新的VDO的六个标准
3.侧方引导的设计
四、微笑设计与咬合设计的统一,从二维到三维,从虚拟到模型
1.与咬合相关的颜面美学决定因素
2.获取可以应用于微笑设计和咬合设计的照片
3.微笑设计与模型转换;修复、正畸、牙周医生以及技师的合作
4.前牙修复类型、牙体预备、修复体设计方式的选择
五、典型病例(TSL、露龈笑与严重错合畸形)治疗计划和诊断、临床治疗程序及技工室配合及程序
▼
▼
??????
课程报名课程时间:年11月5日-7日
课程地点:上海
课程学费:元(不含差旅费,不含税,如要发票需加6%税点)
账户一(不开票请汇到此账户)
开户名称:黄懽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商务中心区支行营业室
帐号:
*汇款后请联系我们*
账户二(开票请汇到此账户)
开户名称:北京中欧拓展牙科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行:北京工商银行望京支行
帐号:
*汇款后请联系我们*
联系人:曹淑洋1549408
联系人:杨雪梅
联系人:刘雪静
涓尰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鍖椾含鍝不鐧界櫆椋庢不寰楀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