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者:周永胜医院修复科主任
前言:
近年来,全瓷修复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各种新的全瓷修复技术和材料不断涌现,其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应用越来越多的同时,我们要严格把握全瓷修复的适应证,并认识到全瓷修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从全瓷修复的机遇、挑战、长期成功率、解决方案4个方面进行讲述。
全瓷修复的机遇
全瓷修复技术在制作瓷贴面、瓷嵌体、瓷全冠、全瓷种植基台、全瓷桩核等多个领域得以应用。
全瓷贴面可用于对牙齿发育异常(例如锥形牙、过小牙、釉质发育不全等)、牙齿变色(例如四环素牙、氟斑牙、失髓牙)、前牙区散在间隙、个别牙齿不齐、外伤致轻度切端缺损等的修复,以恢复患牙的形状、颜色,且均可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得益于现代粘接技术的发展,修复体亦可获得良好的粘接和抗折效果,且可以尽量减少牙体预备量,充分体现微创修复的理念;同时,面瓷贴面的应用也是基于现代粘接技术的发展及可靠性,在治疗面重度磨耗等方面正在开展有益的尝试。此外,瓷贴面也可通过椅旁切削完成制作,可实现即刻一次性修复。
嵌体、高嵌体多用于牙齿的形态学、功能学恢复,包括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等,主要用于牙髓活力正常的牙齿修复。对于失髓牙,应首选全冠修复。
瓷全冠以氧化锆全瓷冠为例,一般为经典的双层结构(核瓷、饰瓷),单层结构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数字化全瓷修复近年来,数字化技术亦在全瓷修复领域得以大量应用,包括数字化印模、数字化模型、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切削等。医师借助计算机进行可视化的精确的牙齿美学修复设计,使患者能直观地看到自己修复前后的改变及实时看到模拟修复效果;患者可以参与选择并提出修改意见,可于椅旁一次完成修复治疗,该方法不仅快捷,更重要的是从诊断设计到最终完成实现了无缝隙连接。而传统的诊断蜡型、诊断饰面设计的修复效果需要有良好的医技交流和很有经验的技师才能实现。
其他全瓷材料还可用于单端粘接桥、全瓷种植基台、种植全冠、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核等的制作。其中,因氧化锆弹性模量较高,对于氧化锆桩核的应用应慎重,对于咬合紧的患者或需使用牙色桩核时,可选用。
全瓷修复的挑战
全瓷修复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美学修复选择,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全瓷修复成功的挑战主要包括美学性能(主要为半透明特征)、牙体预备与全瓷修复体强度、基底核瓷与饰瓷的界面强度以及全瓷粘接等4个方面。
半透明等美学特性对于全瓷修复体的美学性能(主要为半透明特征),须强调的是,对于不同的全瓷系统,医师在使用前必须了解其美学性能,评估修复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美学程度。例如,早期氧化锆只能用于后牙,用于前牙则美观效果不佳,但经过材料性能的改进现已可用于前牙。医师只有熟悉全瓷材料的特性,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全瓷材料的优点。
与金瓷修复相比,全瓷修复的优势在于美学性能佳、生物相容性好、热传导性低,不足之处在于抗折强度较低、长期成功率尚缺少足够的循证医学依据,尤其对于长跨度固定桥的修复。
因此,可以套用特鲁多的铭言“医师,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来总结全瓷修复的特点:全瓷,有时为了遮盖颜色不足之处,常常去获得一种较为美观的效果,总是去尽可能地模仿邻牙,并与患者唇形、笑线相适应,以获得最佳美学效果。从某种意义来讲,模仿、仿真、融入口腔才是自然。
牙体预备与全瓷修复体强度全瓷修复需要足够的牙体预备量,一般面牙尖预备2.0mm,中央窝预备1.5mm,颈缘形成1mm肩台。只有进行规范的、足够的牙体预备,修复体才能达到较好的强度要求。
文献还证明,修复体固位越好,其强度亦越好;预备体高度越高、固位力越大,修复体强度亦越大。固位是抗折强度的基础,树脂粘接可进一步提高修复体的强度。牙体预备体聚合度小,预备体高度高时固位力大,全瓷修复体相应的抗折强度更佳;尽管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在氧化锆全瓷修复时,应尽量保证预备体聚合度小,尽量保证足够的预备体高度和树脂粘接(引自IntJProsthodont,,25:-)。
另一项关于凹槽形和直角肩台(chamferandshoulder)两种边缘设计对In-ceram全瓷修复体抗折性能影响的体外研究显示,氧化铝基底冠的边缘设计与抗折性能关系密切。无角肩台或凹槽形(chamfermargin)边缘能增强后牙氧化铝全瓷修复体的力学性能,因为该边缘类型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引自JProsthodonticResearch,,55:~)。上述研究提示边缘的连续性和光滑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CAD/CAM全瓷材料制作修复体时,还要求预备体与扫描设备(包括扫描精度和扫描技术类型)相适应(如预备体各内线角应圆钝),同时还要与切削设备和工具相适应。一般5轴切削设备好于4轴,切削车针直径越小越准确,因为精确的修复体和良好的适合性是保证其长期强度的基础。
基底核瓷与饰瓷的界面强度核瓷与饰瓷的界面是整个修复体中的薄弱环节,该处的强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研究显示,玻璃陶瓷类的界面强度优于氧化锆和氧化铝全瓷,因为玻璃陶瓷核瓷与饰瓷存在相似成分;氧化锆和氧化铝全瓷强度虽好,但核瓷与饰瓷的界面强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全瓷粘接经典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粘接,可以使用氢氟酸酸蚀和硅烷化处理,常规树脂粘接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氧化锆,一般仍使用树脂粘接,但因其内不含二氧化硅,无法用氢氟酸酸蚀和常规硅烷化。为了增加粘接强度人们发明了不同方法,例如摩擦化学法、热解法等作用使硅氧复合物结合到不含硅酸盐的瓷粘接面上,然后再使用偶联剂涂布处理的方法,但该技术的敏感度较高并未在临床得以普遍应用。其他增强氧化锆粘接的方法还有喷砂、使用含MDP的粘接剂、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硅烷化、表面玻璃涂层等方法,但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研究探索阶段。其中,使用含MDP粘接剂的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长期效果尚待观察。值得一提的是,梯级氧化锆材料的研发有望解决全瓷粘接问题,梯级氧化锆材料将玻璃陶瓷渗透到氧化锆表面,可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粘接、美学效果。
氧化锆老化问题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多晶体陶瓷(Y-TZP)存在转化增韧(transformationtoughening)现象,即当材料内部出现裂纹并向前方扩展时,裂纹前端ZrO2四方晶系向单斜晶系转化,引起主裂纹前端材料体积膨胀3%~5%,体积膨胀形成的压应力可阻止主裂纹的继续扩展;此外,晶系的转化也会在材料基体引起微裂纹,从而吸收主裂纹扩展的能量。
高纯氧化锆制品在水或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存在低温老化现象。微波烧结方式能够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Y-TZP的老化性能,而普通烧结方式难以兼顾老化性能和力学性能。选择稀土着色剂能够提高Y-TZP的老化性能,而选择氧化铁着色剂会使老化性能恶化,着色剂的添加会降低Y-TZP的力学性能,但如果在成型前添加则影响较小。水热老化和抛光过程均影响到Y-TZP的力学性能,前者或与单斜相的产生有关,在Y-TZP中添加氧化铝有利于其老化性能。
老化对氧化锆陶瓷修复体的影响还未十分清楚。体外研究认为,虽然老化会降低氧化锆陶瓷的机械性能,但因其初期机械强度较高,机械性能的降低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除外氧化锆基底核瓷与饰瓷的结合问题)。[引自“张富强,口腔修复材料氧化锆陶瓷的研究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0)第~页”]。
全瓷修复的长期成功率与证据
瓷贴面在临床上,很多医师会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