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一前磨牙3根管治疗修复1例刘钦

初诊时间:-4-22

患者:陈**,性别:男,年龄:47岁

主诉:右下后牙肿痛3天

现病史:3年前右下后牙因疼痛,在外治疗且行冠修复,患牙于3天前出现肿痛,牙龈肿胀,伴咬合痛,影响日常作息,前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口外检查:面部对称,右侧脸颊未见肿胀且未扪及疼痛。

口内检查:44全冠修复体,整体偏大与邻牙不协调,颊侧见瘘道口,牙龈红肿,前庭沟无明显变浅,叩痛明显,根尖区扪痛,不松动,舌侧牙结石I°;45颊侧颈1/3缺损达牙本质浅层,龈壁边缘位于龈下1mm。

辅助检查:X-Ray显示44未做根管治疗,根管影像在根中1/2突然消失,且明显可见近远根,根尖区有模糊阴影;拆除冠修复体后CBCT显示44C型根管,颊侧1根,舌侧2根,颊侧颈1/3白色影像达髓腔。可判断最初就医的原因是楔缺导致的牙髓炎。

诊断:1)44急性根尖周炎

2)45牙体缺损

3)牙龈炎

治疗计划:44拆冠、开髓引流、根管治疗(M3系统)、桩核冠修复(纤维桩+钴铬烤瓷)。

处理::44制取藻酸盐模型后拆除全冠修复体后可见颊侧颈1/3白色充填物,去净充填体及其腐质可视穿髓孔,合面开髓,#10疏通根管并测得工作长度18.0mm,扩至M1,超声荡洗,置OC棉球开放,龈上洁治,次日后复诊。

-4-24

复诊:病情好转,仍有轻微不适。

检查:44开髓孔棉球固定在位,瘘道口愈合可见其疤痕,牙龈色泽正常,叩痛轻微不适,根尖无明显扪痛。

处理:1)44去棉球,不做根管上段的敞开,B-18.0mm_M1→M3、ML-17.5mm_#10→M3、DL-18.0mm_#06→M3,术中使用双侧开孔根管冲洗针头配3%双氧水+2%氯己定溶液+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每次更换更换大一号根管锉前超声荡洗30s,干燥,封氢氧化钙氯己定混合液,聚羧酸锌暂封;

2)超声洁治;

3)1周后复诊。

-4-30

复诊:无不适。

检查:44暂封固定在位,无叩痛,牙龈色泽正常。

处理:1)44去暂封及棉球,生理盐水冲洗,干燥,隔湿,试尖,AHPlus糊剂+牙胶尖根充;

2)1.1mm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缺损部分,在放大设备下完成牙体预备,排龈,精修,制取硅橡胶模型,咬合记录,比色拍摄数码照片,临时冠修复;

3)口腔卫生宣教;

4)电话复约。

由于条件不足下,在X-Ray监测下完成根充↑

纤维桩旁有个小洞,近颊轴角处边缘宽度不一致↑

尖端直径1.6mm圆头柱状红标车针完成最终修整↑

完成模型制备,取出排龈线后牙龈的情况↑

枪混临时冠材料适量打在导板基牙处并就位于口内↑

存在气泡造成残缺↑

气泡处用流动树脂填上,再次就位于基牙后光照,取下修整,抛光↑

直接用广州树脂粘结,避免了用羧酸锌粘结造成发白的外面↑

-5-10

复诊:无不适。

检查:44临时冠固定在位,牙龈色泽正常且与冠边缘贴合,无叩痛,无食物滞留,牙面少许软垢。

处理:1)44拆除临时修复体(用于粘结的广州树脂与临时冠组织面结合,牙面均无残留),清洁牙面,试戴。修复体完全就位,边缘密合,无台阶与悬突;颜色调配到位,与邻牙相像;邻接用牙线检查发现近中欠紧;无咬合接触,与邻牙高度不协调。戴上修复体再次咬合记录,送回加工厂并反馈信息给技师;

2)口腔卫生宣教;

3)电话复约。

复诊时临时冠与牙龈的关系↑

颊面磨出一条槽,便于起冠器取下↑

广州树脂粘附在临时冠的组织面上,牙体无残留,取出难度与用

酸锌粘一样↑

试戴:合面高度不足↑

再次咬合记录↑

-5-20

复诊:无不适。

检查:44临时冠固定在位,牙龈色泽正常且与冠边缘贴合,无叩痛,无食物滞留。

处理:1)44拆除临时修复体(用于粘结的流动树脂与临时冠组织面结合,牙面均无残留),清洁牙面,试戴。近中邻接松紧合适,咬合多点接触,合面高度与邻牙协调。修复体超声清洁,排龈,牙面酒精清洁,干燥,富士粘结,去除多余粘结剂,生理盐水冲洗。

2)45排龈,备洞,ZA3.5修复,抛光;

3)口腔卫生宣教;

4)1个月后复查。

初修复体颊面观↑

最终修复体颊面观↑

试戴↑

修复体超声荡洗前的组织面↑

修复体超声荡洗后的组织面↑

颊侧边缘位于龈下,防止粘结剂残留于龈沟,粘结前排龈↑

去除排龈线和多余的粘结剂,冲洗,45树脂充填↑

-7-30

复诊:无不适。

检查:44修复体完好,牙龈色泽正常且与冠边缘贴合,无叩痛,无食物滞留,邻面软垢滞留;45牙龈恢复健康。

处理:1)使用牙线进行邻面清洁,生理盐水冲洗;

2)再次强调使用牙线的重要性;

3)嘱3个月、半年后复查。

复查,牙龈健康↑

讨论:

1)成功的根管治疗包括正确的术前评估、周全的治疗计划与术前沟通、完善的根管预备与根管充填。对根管解剖形态的掌握是保证根管治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临床上不仅要掌握正常的根管形态,还要熟悉异常的根管形态。遗漏根管是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大部分为单根管,双根管的发生率约为25%,三根管的发生率不足1%,根管治疗术前拍摄X线片是为了检查根管系统是否存在细小根管、根管钙化、弯曲根管、变异根管,为根管预备做准备。对于多根管发生率较高的牙齿应常规术前加拍偏投射位X线片提高发现率,也可常规进行CBCT检查来弥补X线片的不足,进一步三维的了解根管系统,做到最大限度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案的制定;

3)病例虽然顺利完成,但仍有多处不足,如:①初诊时没有拍摄口内照片;②整个根管治疗过程中未使用橡皮障工具进行隔湿和未使用显微设备;③根管冲洗过程中未使用次氯酸钠溶液;④根管充填未选择热牙胶连续波加压充填法或是使用iRootSP/GuttaFlow2材料的单尖充填法;⑤最终预备体没有使用钨钢车针或硅胶磨头做进一步抛光;⑥未能成功引导患者选择贵金属或全瓷修复体;⑦修复体合面形态为“Y”型是第二前磨牙的特征,最终修复体未作出调改。

鸣谢:陈**(患者)、赖汉标(工作支持)、梁衍平(技术指导)、王家安(设备支持)、李桂鑫(技师)

文章作者:刘钦捷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yshl/39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