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石小宏
无论男女老幼,牙髓病、牙周病和牙缺失等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牙齿问题。龋齿、创伤、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会造成牙列的缺失,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是预期寿命。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填充材料、种植牙等技术治疗牙病,但人体对“非己”的排斥对治疗效果以及长期预后产生影响。那么,利用人体自身的干细胞来修复已经损坏的牙齿,是否可行呢?
干细胞再生牙齿真的有“戏”
人的一生,6个月左右萌出第一颗乳牙,2岁半左右20颗细碎的乳牙萌出完毕,6到7岁,乳牙脱落,32颗恒齿逐渐萌出。然后,由于衰老和疾病,牙齿一颗颗离我们而去。
利用干细胞修复牙齿已经获得成功,据报道,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医院就利用脱落乳牙干细胞成功实现了全牙髓组织的功能性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疗迈入新的里程碑。
目前,根管治疗”术是临床上治疗牙髓病的主要方式:首先,彻底清除牙齿髓腔与根管中的牙髓细胞,并用生物材料进行填充。但是这种方式由于牙髓被破坏,牙齿没有营养供给。充填后牙齿虽然得以保留,但会逐渐变得脆裂和变色,咬硬物的时候容易折断。
针对牙髓再生这一世界难题,空军军医大学医院的科研团队,历经20多年潜心努力,从脱落乳牙中获取牙髓干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将形成的干细胞聚合体植入患者所需的牙髓腔里,使得牙齿神经血管再生,完全恢复牙齿原有功能。特别是对于牙齿正在发育的年轻患者,能使牙齿发育到正常状态。
儿童脱落乳牙里的干细胞有大用
据了解,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种子细胞,自年被发现以来,干细胞一直是再生医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作为干细胞家族里的后起之秀,乳牙牙髓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在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此外,乳牙牙髓干细胞可分泌免疫调节因子、促神经再生因子、促血管生成因子等数十种细胞因子或活性蛋白,还可以依靠病变或损伤组织微环境释放的化学信号及自身分泌的趋化因子,迁移到病变和损伤位置,参与组织的修复。
正因为如此,乳牙干细胞是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目前,世界范围内乳牙干细胞已经被用于牙髓再生、牙周再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眼角膜再生、心肌梗死、肝纤维化、类风湿关节炎、骨和软骨再生、杜氏肌营养不良、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急性肾衰等疾病的治疗研究。
储存乳牙牙髓干细胞1颗就可以
近日,据四川省干细胞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杨超博士介绍,乳牙干细胞的采集非常简单,孩子换牙期间,乳牙松动时联系四川省干细胞库工作人员,到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采集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龋齿、附有大量牙结石、进食时自然脱落、无残留牙髓、未及时置入无菌采集瓶的乳牙均不能作为采集对象。因为孩子的乳牙有20颗,所以在孩子换牙期间有多次采集机会。
据杨超博士介绍,只需要家长为孩子成功采集1颗乳牙即可满足储存要求。据了解,四川省干细胞库专门开发的乳牙保存液和采集瓶,可以保证乳牙组织活性,同时开发了针对性器械解决乳牙组织获取问题,并且通过精细化操作攻克无抗生素添加的情况下乳牙干细胞污染问题,使P1代就可达万以上,扩增到P2代可达数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