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论一个牙医拔牙的技术含量
一名口腔颌面外科的专业工作者,详细讲述把拔一颗牙的过程和背后的思考,揭秘拔一颗牙背后的知识凝聚。判断这牙是否需要拔除合格医生拔牙有适合的条件,可以看“适应症”,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牙齿医生才会建议拔除。适应症①牙周病:因条件所限不能治疗的晚期牙周病牙。②牙体缺损:牙体病有严重龋坏,不能修复的患牙。但如牙根及根周情况良好,可经治疗后做桩冠或覆盖义齿,不必拔除。③根尖周病:不能用根管治疗等方法保留的根周炎病变牙齿。④牙外伤:创伤牙因外伤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不能用其他治疗方法保存者。骨折线上的牙,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应尽量保留。⑤错位牙:移位或错位牙如影响功能及美观,引起疾病或创伤等,均应拔除。⑥阻生牙:引起邻牙龋坏或反复引起冠周炎的阻生牙。⑦额外牙:位置不正或妨碍美观和功能的多生牙也应拔除。⑧治疗需要:因正畸需要进行减数的牙;因义齿修复的需要应拔除的牙;放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拔除的牙;良性肿瘤或囊肿波及的牙,因不能保留或因治疗其它需要而应拔除者。⑨滞留乳牙:影响恒牙萌出者应当拔除。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无恒牙或恒牙阻生时,如乳牙无松动且有功能,则不必拔除。⑩病灶牙:对疑为引起某些疾病的病灶牙也应拔除。引起某些局部疾病如颌骨骨髓炎、上颌窦炎等的病灶牙,应在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后拔除。有“禁忌症”,各种身体不良状态、慢性病、孕期经期、用药情况都会对拔牙造成影响,乃至威胁生命。这一步,在临床上我需要通过检查、问询病史来评估,大概需要5~20min不等,拍片、抽血等需要的时间更长。为了做到这一步,我至少花了7年的时间学习,这医院的临床实践机会相对多。如果换成教学资源弱一些的学校,他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成长期。好医生更进一步,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主观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生理承受能力等),综合权衡,判断你这颗牙是否建议拔除。到了这一步,上面讲的拔牙适应症和禁忌症都不是绝对的了,而是由有经验的医生灵活掌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你选择一个收益最高的方案。为了做到这一步,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这需要在临床上长期的实践和浸淫,以及医生本身的人文素养。这一步的金钱成本已经无法衡量了。埋在骨头里很深的智齿,他会告诉你,别吃这份苦头了,你身体也不好,这牙如果没症状就不要拔它。快穿底的大牙,他会告诉你,别折腾了,要保这牙前前后后好几千块,效果不会太好,拔掉想其他办法吧。……这些东西说着很虚,但落在每一个患者身上都是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如何拔除这颗牙打麻药如何判断选择何种麻醉方式?选择何种麻药剂型?注射的手法和部位都有特定讲究,训练门槛很高(都是从人身上练出来的,不是花几块钱买一块猪肉就可以戳出来的)。这个步骤存在很多风险,过敏、麻药入血的中毒反应、晕厥、组织内血肿、针头向组织身处带入感染、注射针折断,等等。医生不光得知道这些风险,更是得掌握“出现并发症以后该怎么去处理”的急救技术。这一针下去,背后有海量的讲究以及知识技能储备,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拔牙这两个字是无数的技巧、经验、医学原则的体现,恕我无法展开,也不知道怎么写出来才能让大家理解。达成这个目标有很多手段,每种给患者造成的影响/伤害是不同的——举个栗子:一颗横生的智齿,钳子是搞不出来的。我可以拿出锤凿把它劈开搞出来,也可以拿出涡轮机把它磨开搞出来,给患者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吗?前者会造成患者心理恐慌,加重关节负荷,后者会带来更高的术后感染、局部反应风险,能轻易地判断说哪个方法更先进吗?只有最适合的,没有最好的,这个背后体现的是经验和人文关怀。再说遇到的一种情况“蛀牙,前后十分钟”。其实蛀牙比一般牙的拔除难度会更高。完整的牙最好拔,因为上钳之后很好发力;蛀牙、做过根管治疗的牙,力学结构已经被破坏了,或者是烂到根本没有下钳的地方,或者是质脆一钳就碎,它对医生的拔除策略和发力有很高要求。同一颗牙,有经验的医生分分钟就弄出来了,没经验的医生可能搞好久。我们应该抱怨一位拔牙又快又麻利的医生“拔得太轻松了”?此外,拔牙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生得自己清楚,还得让患者清楚,最后还要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这些无形的成本,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衡量。确实,由于资讯代沟,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一次手术中的表面成本(器械消毒成本、棉花等耗材、药物、牙椅涡轮机等设备)。这里只是由一次元的牙拔除术引发出来的思考。医生是一个相当谦逊的群体,他们埋头苦干,可能还会讷于交流。他们不会主动告诉你“别看我这么一下子,其实有多牛B”以及自己成长到今天这一步所付出的汗水和辛酸。不是批判不是抱怨,而是让你们了解真实的另一面.扫描下方的?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广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