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是身体的一面镜子,从胎儿期到成人期,再到老年,护牙可以说是贯穿一生的大事,不管在哪个时刻出现问题,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不同年龄段在护牙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防护重点?
幼儿期护好六龄齿很重要
儿童6岁左右除了前牙替换外,在乳牙磨牙的后面会长出新的恒磨牙,即“六龄齿”。
“六龄齿”咬合面的面积是很广的,窝沟点隙复杂,它在萌出时咬合面部分被牙龈瓣覆盖的时间长,牙面上很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渣,萌出后到达咬合平面与上牙接触的时间长,无法靠咀嚼运动自洁牙面。加上孩子的护齿意识弱,造成龋坏进展很快。
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换牙期,每3至6个月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最好给孩子做“六龄齿”的窝沟封闭,就是在它的表面窝沟点隙涂一层树脂材料,使残渣和菌斑不易堆积,以减少它的龋坏发病几率。
青少年牙不齐要戴牙套
牙齿畸形包括很多类型,如常说的龅牙、地包天、牙齿拥挤等,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口腔正常功能,还影响了孩子们的容貌,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青少的矫治年龄在11~12岁,方法主要有固定矫治器及功能性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是通过连结在每个牙面上的托槽及固定器上的弓丝,对牙齿进行移动,使其排列整齐;功能性活动矫治器是一种活动的矫正装置,利用青少年颌面部生长发育潜力,对异常进行调整。
中青年牙周炎是主要隐患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会导致牙菌斑和牙石堆积。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个阶段,牙龈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发展成牙周炎。刷牙出血是牙周疾病的典型症状。发生牙龈炎时,牙龈边缘会呈现鲜红色或紫红色,有时还会出现糜烂。一旦触碰牙龈,便会流血,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口臭。此时牙龈肿胀,失去弹性,更易出血,牙龈与牙齿分离。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导致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周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积极治疗,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口腔保健来保持疗效,防复发。
老年人缺牙要镶,坏牙要补
老年人口腔组织器官呈退行性变化,牙龈萎缩,牙根外露,菌斑很容易在根部堆积并形成根面龋;症状重度磨耗出现的牙本质敏感,是两个大问题。
老年人更要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用毛软且有弹性的牙刷,刷牙时间3~5分钟,切忌暴力、横向刷牙;由于老年人牙缝较宽,需借用间隙刷、牙线、冲牙器才能达到口腔清洁的目的;在进食时应采用双侧交替咀嚼,以免导致功能侧严重磨耗以及对侧组织的废用。
已患有根面龋、牙髓炎疾病的老年患者可以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等方法保存患牙,而非直接拔除。对于牙体缺损、缺失的老年患者可以视具体情况科学设计,通过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来恢复咀嚼、发音、美观等功能。
牙齿矫正、种植牙齿看这里
牙知道口腔牙齿美”长“幸福青少年牙齿矫正援助招募活动,在牙齿矫正和种植均有援助。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