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损进行修复治疗后,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出现疼痛,这种修复后疼痛可以是软组织也可以是牙体硬组织出现疼痛症状。根据疼痛部位及性质来判断引起症状的原因,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
1.起病时间及发病情况
询问修复后疼痛出现的时间;是修复后短期内即出现疼痛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出现;开始即表现为疼痛还是由不适症状逐渐转变为疼痛。
2.病因及诱因
(1)牙体组织疼痛
①过敏性疼痛:为冷热刺激痛,可在修复后马上出现或修复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
a.粘固后短时间出现疼痛:多由于活髓牙切磨后牙本质暴露,修复体就为时的机械摩擦,粘固时消毒物刺激,粘固剂中游离酸刺激等引起短时过敏性疼痛。
b.修复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过敏性疼痛:多由于牙体预备时龋坏组织未去净,或未作预防性扩展;修复体不密合,松动;粘固剂或粘固操作不良,粘固剂溶解,脱落,失去封闭作用;修复时牙龈有炎症,水肿或粘固后牙龈萎缩等,均造成牙本质暴露,引起继发性疼痛。
②自发性疼痛:修复体粘固后出现自发性疼痛,其常见原因为牙髓炎,根尖炎或牙周炎。
a.粘固后出现的自发性疼痛:多是由于活髓牙牙体切除过多,粘固前未戴暂时冠,未做牙髓安抚治疗,牙髓受刺激后由牙髓充血发展为牙髓炎。
b.修复体戴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自发性疼痛;多见于继发龋引起的牙髓炎;或由于修复前根管治疗不完善,根尖周炎未完全控制;或咬合创伤引起的牙周炎。
c.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后嵌塞,进而引起牙龈,牙周组织的炎。
d.偶尔可见由于异种金属修复体之间产生的微电流引起自发痛。
e.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基牙疼痛:可能是卡环鱼基牙过敏区产生摩擦而引起的。有时颌面磨损或颌支托预备过深也可引起基牙酸痛。卡环体或基托过紧,对基牙产生持续性的推力,也可引起基牙的胀痛。
③咬合痛:修复体粘固后短期内出现咬合痛,多是由创伤合引起。戴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咬合痛,考虑有创伤性牙周炎,尖周炎根管侧穿,外伤性或病理性根折等。
(2)软组织疼痛
①基托边缘过长,过锐,压迫唇,颊舌沟或进入倒凹擦伤黏膜。
②基托组织面出现的颗粒突起,可造成黏膜充血红肿,甚至造成黏膜溃疡。
③在硬区,骨性隆突,牙龈缘,系带等处缓冲不够而造成的局部疼痛,溃疡。
④义齿在正中咬合和侧合时有早接触或干扰,合力分布不均匀,会在牙槽顶上或嵴的斜面上,产生弥散性发红的刺激区域。
⑤义齿保护稳定:在义齿行使功能时,由于义齿不稳定,在口内形成很多处压痛点和破溃处。
⑥垂直距离过高:患者戴义齿后,感到下颌牙槽脊普遍疼痛或压痛。
3.主要症状特点
应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与咬合有无关系。软组织痛还是牙痛;疼痛是自发痛,激发痛还是咬合时痛;自发痛是阵法的还是持续不断;有无夜间痛;软组织疼痛是某一点疼痛还是广泛的疼痛。
更多精彩口腔内容,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