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常见错畸形的矫治
一、牙列拥挤
(一)牙列拥挤分度·轻度拥挤(Ⅰ度拥挤)牙列拥挤程度≤4mm。
·中度拥挤(Ⅱ度拥挤)4mm<牙列拥挤程度≤8mm。
·重度拥挤(Ⅲ度拥挤)牙列拥挤程度?8mm。
(二)牙列拥挤矫治的基本原则
应用各种正畸手段减少牙量或(及)增加骨量,使牙量与骨量趋于协调,同时兼顾牙、颌、面三者之间的协调性、稳定性、及颜面美观。
(三)决定治疗方案时考虑的因素
1、牙量骨量不调的发生机制
2、牙列拥挤严重程度
3、其他错畸形的类型
4、牙体的健康状况
5、颌面部生长发育状态
(四)矫治方法
1、牙弓扩展
(1)牙弓长度扩展
①推磨牙向远中
适应证:
A.因第一恒磨牙前移造成的轻度牙列拥挤
B.部分中度拥挤病例,必要时配合其他牙弓扩展方法
C.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推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后可以纠正磨牙关系
D.第二恒磨牙未萌或初萌尚未建,最好无第三磨牙
E.患者夜间配合戴用
不适合上颌发育不足,有反倾向的患者。
②切牙唇向移动:切牙唇向移动1mm可以得到2mm间隙
(2)牙弓宽度扩展
①矫形扩展:扩展上颌腭中缝,刺激骨缝内新骨沉积。即快速扩弓矫治器
适应证:
A.年龄:8-14岁的替牙期和恒牙早期患者有效。成年患者需配合颊侧骨皮质切开术。
B.拥挤度:严重拥挤或者严重宽度不调(后牙反)。
C.骨性Ⅲ类错:上颌发育不足进行前方牵引时可以合并使用腭中缝扩展。
D.下颌平面角正常或偏低,无开趋势。
②正畸扩展:通过后牙的颊向倾斜移动使牙弓宽度扩大,每侧可得1-2mm的间隙
2、邻面去釉
(1)适应证:
①轻中度牙弓间隙不足,特别是不宜拔牙的低角病例。
②牙齿较大,或上下牙弓牙齿大小比例失调。
③口腔健康好,牙少有龋坏。
④成年患者。
3、拔牙矫治
(1)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
①单纯拥挤:拔牙的目的是解决拥挤,主要依据拥挤的严重程度。轻度拥挤:扩大牙弓。中度拥挤:边缘病例,拔牙要慎重,能不拔时尽可能不拔牙,也可考虑邻面去釉方法。重度拥挤:拔牙方法。
②复杂拥挤:目的是不但解决拥挤,还要改善上下牙弓间矢状不调和垂直不调,来掩盖可能存在的颌骨畸形。应全面考虑:
A.牙齿拥挤度:每1mm的拥挤需要1mm的牙弓间隙解除
B.支抗磨牙的近中移动:若采用拔牙矫治,关闭间隙时支抗磨牙的前移是不可避免的。
确定拔牙时应考虑到磨牙前移占去的拔牙间隙。
C.Spee曲线曲度:Spee曲线每整平lmm,需要1mm的牙弓间隙
D.切牙内收:切牙切缘每向舌侧移动1mm,需要2mm的牙弓间隙
E.上下磨牙、尖牙关系,中线矫正:中线偏斜严重,需考虑拔牙;尖牙的中性关系比磨
牙的中性关系更重要;
F.垂直骨面型: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低角病例拔牙要从严掌握。
G.失状骨面型
H.颌骨生长
I.面部软组织侧貌
(2)拔牙方案的基本原则
①拔牙保守原则
②病牙优先原则
③左右对称原则
④上下协调原则(即补偿性拔牙)
二.前牙反
(一)分类诊断
1、按牙型分类
①Angle错分类:I类或Ⅲ类错
②毛燮均错分类:Ⅱ1类或Ⅱ3类错
2、按骨骼型分类
①骨骼I型:ANB角≥0
②骨骼Ⅲ型:ANB角<0
3、按致病机制分类
①牙源性(牙性):牙齿萌出、替换过程中的障碍,上下颌切牙位置异常所致。
a.前牙反,磨牙多为中性,b.颌骨颜面基本正常,矫治容易,c.预后良好。
②功能性(肌能性):后天获得;神经—肌肉参与;下颌向前移位所形成的安氏Ⅲ类错牙
,称功能性Ⅲ类错或假性Ⅲ类错,其所伴有的下颌前突症状称为功
能性或假性下颌前突。
③骨骼性(骨性):上、下颌骨生长不均衡造成的颌间关系异常
4、鉴别诊断
(1)骨性前牙反的诊断:
①磨牙近中关系;
②ANB角小于0o,Ⅲ类骨面型;
③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或下颌虽可后退但后退位时ANB小于0;
④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⑤前牙代偿明显,上前牙代偿性唇倾,下前牙代偿性舌倾。
(2)功能性前牙反的诊断
①检查下颌关闭道,确定牙位与肌位的不协调,有干扰或早接触。
②下颌能后退,至上下前牙对刃关系。
③年龄较小的患者,因前牙反,关节及神经肌肉发育不成熟,同时理解力较差,
常常需要咬蜡记录肌位。
④X线头影测量:神山分析法:两张X线片的下中切牙切点连线与前颅底平面的交
角明显减小。
(二)矫治(原则及方法)
前牙反对口腔功能和颜面美观有较明显影响,并可随生长发育症状加重,一般主张早期矫治。替牙期是前牙反矫治的关键时期,治疗目的是解除反,促进颌骨生长向正常方向发展。
1、矫治计划
①乳牙期
·治疗目的:①恢复下颌正常咬合位置,改善骨面型;②解除前牙反,促进上颌发育、抑制下颌过度发育。
·最佳矫治时间:3—5岁,
·疗程:3—5个月
·预后:乳牙反不矫治,将有半数以上发展为恒前牙反,且症状会有所加重;乳牙反矫正后,恒牙反的可能性减小,即使发生,症状较轻。
②替牙期:避免长期使用矫治器,尽快解除反.
③恒牙早期
2、矫治方法
垫矫治器;下前牙塑料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肌激动器;功能调节器Ⅲ型(FR-Ⅲ);头帽颏兜;口外上颌前方牵引器;固定矫治器
三、前牙深覆盖
(一)定义:前牙深覆盖指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超过3mm者。
(二)前牙深覆盖的分度
·I度:上切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为3—5mm
·Ⅱ度:5—8mm
·Ⅲ度:8mm以上
(三)按病因机制分为三型
牙型(性):上下牙齿的位置或数目异常.
功能型(性):功能性下颌后缩.
骨型(性):颌骨发育异常.
三类:①上颌正常,下颌后缩.
②下颌正常,上颌前突.
③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因上下前牙位置和数目异常造成前牙深覆盖,后牙关系多为中性;因功能因素和颌骨不调造成的前牙深覆盖,后牙关系远中,为安氏II类1分类错。
安氏II类1分类错的重要机制是下颌后缩,上颌正常,上颌前突的比例很少。
(四)矫治
1、安氏Ⅱ1类错的矫治原则
早期矫治
综合性矫治
外科矫治
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器促进下颌向前生长
一般不拔牙
严重者需要
轻度上颌前突
下颌后缩
口外弓抑制上颌向前生长或功能矫治器促进下颌向前生长
拔除4个双尖
一般不需要
上颌前突
口外弓推上颌向远中
拔除44
常常需要
牙型II类骨型I类
口外弓推上牙向远中
拔除44
不需要
2、矫治目标
·解除可能存在的牙列拥挤,排齐牙列
·纠正前牙的深覆
·纠正前牙的深覆盖
·矫正磨牙远中关系
·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3、常用的拔牙模式
(恒牙期前牙深覆盖治疗希望减数拔牙,通过上下牙弓前后牙齿的不同移动代偿已存在的颌骨发育异常。)
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或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和两个下颌第二双尖牙
4、矫治治疗过程
①排齐和整平牙弓
②关闭拔牙间隙,同时矫正前牙深覆盖与远中磨牙关系
③咬合关系的精细调整。
四、后牙锁
(一)定义:锁是后牙的一种错畸形,上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下后牙的颊侧,或是下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上后牙的颊侧,为锁畸形。分为正锁及反锁。
(二)矫治原则
升高咬合,解除锁关系,以便矫正。
五、深覆
(一)定义:深覆是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所致的错畸形,即前牙区及牙槽高度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
(二)分度
I°: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l/3—1/2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面切端l/3—1/2处
Ⅱ°: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l/2一2/3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面切端l/2一2/3处
Ⅲ°: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2/3以上甚至咬在下前牙唇侧龈组织处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侧龈组织或硬腭粘膜处.
(三)矫治总体原则
通过协调前后段牙及牙槽的垂直高度来打开咬合,通过纠正前牙轴倾度来改善牙弓形态,通过调整下颌矢状向位置来改进上下颌骨间的位置关系。多数患者不需要拔牙矫治
一.开
(一)分度
I°:上下切牙垂直分开3mm以内
Ⅱ°:上下切牙垂直分开3—5mm
Ⅲ°:上下切牙垂直分开5mm以上
想要更多资料怎么办?找学姐
成毅最耐心的学长
成毅最博学的学姐
成毅学姐
19考研的同学可申请
新浪微博号:考研学姐学长帮CYJY
研究生学长山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