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二战考生,本科是一所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在第一年考研失利(英语未过单科线)的情况下,还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勇敢追梦,二战成功上岸。遂将自己的考研复习经历记录下来。也是为以后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些方法与经验,少走一些弯路,如愿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首先贴出我今年的初试成绩单。初试总排名第十,专业课总排名第三名,现已拟录取为口外科硕。
我认为想好这个问题很关键。是因为想要一份更加体面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弥补高考的遗憾,实现自己的名校情节?逃避工作,不想过早的接触社会?想要提升自己,发掘自身的潜力?考取专硕,三证合一性价比最高,节省时间?有着精医济世的梦想?还是厌倦一眼望穿的生活?只有明白了为什么要考研,后面的自己才不会迷茫,才不会轻言放弃。因为考研更像是一场博弈,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输赢。所以请给你一个坚持下去不后悔的理由!
因为口腔综合是自命题试卷,所以要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考试题型,我在选择目标院校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以下几点:首先,题型大方向可分为选择题和名解简答题,因为我对数字特别不敏感,选择题经常做的一团糟,所以排除考选择题较多的院校,比如武大、四医大、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第二,目标院校对总分和单科线的要求,因为英语能力较差,遂排除英语单科线较高的院校,比如同济大学;第三,题型的灵活程度,我自身倾向于做一些较灵活的题目,所以排除简答题考的相对简单的院校,比如南京大学;第四,名校情节and城市,反正我是有名校情节,北京很繁华,除了住宿,其他消费水平并非高的离谱,综上我最终选择了北大口腔。
因为规培的存在导致目前考上专硕是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所以求稳妥的做法大部分是名校学硕or一般学校专硕。目前我的理解是学硕并非很强调你本科的科研经历,当然本科发了一篇paper或者有相关的科研经历,无论是专硕或者是学硕,都是很大的加分点,但我感觉北医老师更看中的是你是否真的热爱科研,因为热爱,后续才有了无限的可能。如果仅仅是因为科硕容易考,对科研一无所知甚至反感,那考取研究生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毕竟浪费了三年的大好年华。因为我是一个适应能力较强的boy,并且在本科老师的帮助下接触到了科研并发表了一篇国内核心(论鸡头和凤尾谁更重要),所以我的选择更倾向于学硕,但是我也不反感临床,相反我觉得在临床诊断出一个病例,治疗好一位病人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所以最终推动我选择学硕而不选择专硕是因为首先我不反感科研,但也没有非常的热爱它,这决定了我研究生阶段至少不会感到绝望选择了一个我厌恶的方向;其次,在研究生结束可以参加规培,我有选择在临床当医生或者继续科研的权力,无论是否继续科研,我都不会后悔;当然二战的保守也让我更加倾向于科硕。因为学术型都是在从事基础研究,所以我并没有在专业上做过多的计较,遵从了自己的本心,选择了口外科硕。如果决定选择专硕,无论正畸or口外,无论其是否难考,我只觉得,为何不敢拼一把,因为年轻还有输的权力。因此,甩掉那些后顾之忧,什么万一考不上的鬼话,justdoit,justtryyourbestandyoucangetit.
(信念+正确的方向+时间+效率)
题型与分值:选择题1分/题,填空题1分/空,名词解释4分/题,简答题6分/题,论述题10分/题。
考试书目:口内(牙体牙髓+牙周+儿牙+粘膜+预防)、口外(口腔颌面外科+头颅解剖+影像)、修复(修复+材料+牙体解剖+口腔生理)、正畸、口组病。
复习资料:历年真题+本科课件+本科重点及试题+理想高于现实
时间安排:一轮复习从现在起至十月中旬,二轮复习的时间表如下图
复习策略:
①现在—10月中旬一轮复习每天复习专业课的时长为2-3h,有计划的进行每一本书的复习,即计算出从现在到十月中旬共有多少天,每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最后细化到每一章节需要几天可以看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安排了每天必须看多少书,有明确的目的性;不会因为别人的进度而自乱阵脚,也不会因为没有计划,导致一轮复习进行的特别快以至于书看的不够仔细,亦或者看书太慢严重影响进度;最重要的是,在完成了每天的任务之后会很有成就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激励作用。看书的顺序如果是一战的同学建议去哪个科室就看哪本书,白天在临床接触病例,晚上看书复习加深印象;二战的同学,如果基础较好,建议从难到易、分值从大到小看书(减少后期焦虑的情绪),比如先开始口外、修复、口组病,最后看粘膜、预防、材料等这些占分比小的书目。我在第一轮复习对自己的要求是将书上重要的知识点(真题+本科考题+课件重点+你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彻底理解清楚并且背诵下来,背诵则建议有技巧的背诵以及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背诵,这样记忆的时间会比较持久。Eg.口外书上的无瘤原则有一大段话,我们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切、露、缝、防、辅这仅仅五个字就可以记住,通过这简单的五个字扩展成一段话,这也是老师总是强调的看书要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的过程。除了提炼出关键的信息点外,我们还可以找事物的共性进行理解和背诵。Eg.白斑、OLP、DLE等粘膜病的病理表现,我们都可以从口腔粘膜的基本结构入手去记忆,口腔粘膜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角化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固有层。每一种粘膜病变都可以从这些分层中找到它们的共同or特殊之处,有助于每种粘膜疾病的鉴别并且可以做到不会遗漏关键点。除了这两种记忆方法,还有很多种,比如画图啊,逻辑记忆啊,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背诵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遗忘,如何克服遗忘就只能不断的重复,在这里我推荐一款APP(Anki备忘录),它的作用就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会在12h、1天、3天、5天、7天、14天(大概是这几个时间点)提醒你及时温习记忆过的知识点。因为我看专业课的时间是在晚上,所以会在晚上看完专业课、完成理解及背诵的情况下将今天所背诵的题目(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记录在APP中,对于记忆的比较熟练的我只写题目不写答案,有可能会忘记的题目在写出题目之后我会在写出答案的关键信息点。正好在第二天的上午可以开启第一遍的复习,我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时间安排一直都是上午背诵专业课or英语,下午英语,晚上专业课。一战的同学建议晚上背书之后白天在科室利用琐碎时间进行记忆。因此,第一轮复习虽然很慢,但是却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我在10月中旬结束一轮复习的时候就有种能上考场的错觉了哈哈哈......
②十月中旬—12月初二轮复习强化记忆,这一阶段的要求就是将一轮复习的知识点结合APP重新梳理记忆,尤其是经常遗忘的知识点应该反复加强记忆和背诵,总之要保证第一,不缩小第一遍背书的范围(区别在于第一遍看书时只看书理解而不要求背诵的部分在第二轮复习时可直接忽略);第二,强化理解与记忆,能做到即使这个题目我没有背过,但是通过我的知识储备还是可以做到有话可说的程度;第三,通过理想高于现实、本科考试题目、(执医试题和人卫配套习题册没时间可以不用看,因为北医的选择题比较基础)进行查漏补缺;第四,调整心理状态,这个阶段我认为是最痛苦的阶段,因为背的东西看过又忘了,书太多了感觉背不完,别的同学都背了两三遍了而我才背了一遍等等都在严重打击着你的自信心,但越是这时候,大家越要咬牙挺住,多和研友or父母聊聊天,休息一天睡个懒觉,跑步,相约美食or回家一趟都是很好的排解压力的方式,但是一定不能放弃,尤其是二战的同学,要知道为了考研已经多耗费了一年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我们要对自己所做出的选择负责并且义无反顾,坚持到底。无论结果如果,竞争对手如何都不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只顾脚下的路,不问将来;第五,减少外界干涉。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一战,11月份的一天下午吃晚饭的时候,打开了手机看了看QQ消息,我加了一个北医口腔考研群,群里的小伙伴就在讨论万一今年没考上怎么办,明年就有北医本校五年制的本科生和我们竞争了等等类似的话,我当时瞬间就炸毛了,心里总是想着万一没考上那明年岂不是更考不上了,以至于我整个晚上都没有心情在看书,一直被焦躁、恐慌、害怕的情绪所围绕。所幸自己的调节能力也比较强,在和研友聊天之后第二天就恢复了状态;亦或者是今年推免人数增加,导致很多的小伙伴担心害怕统招名额的减少,我只想说既已成事实,我们能做的只能接受;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人,所以在考研的这两年我一直保持着手机不插SIM卡的状态,要知道没有那么多人找你,如果找你不是非常紧急的事晚上回复也没啥问题,万一有非常紧急的事,那就有吧......反正考研最大,其他事情靠边站吧。也可以考虑从淘宝买个老年机,只能打电话打短信的诺基亚。因为平时需要用使用手机来背单词以及温习专业课的知识,所以我认为不插卡更适合我(PS:既然选择不插卡了,也就别连校园网吧)。减少外界的干涉因素可以让我更好的专注于学习,提高看书效率,记住,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③12月初—考前在这一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I.调整心态,尽量做到宠辱不惊,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舍我其谁?加强对自己的心理暗示,不要去思考万一考不上怎么办,复试好难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考虑了对你只会是有害而无一利,因为这个阶段说白了全靠一股气撑着,难道要自己给自己泄气?这些问题应该是在做出考研这个神圣而又重大的决定前就已经想好的,而不是在这个阶段让你自乱阵脚的。我当初决定二战的时候就想好了,如果考不上,我就去诊所工作,考执医,然后考北医的规培,反正我是死磕到底了。II.考前冲刺记忆,将二轮复习背诵的内容再次缩小,重点记忆真题、本科考题和自己认为的重点。在这一阶段的背诵量非常大,我背诵的方法是看着每本书的目录,然后对应着章节思考并复述出这部分考过了什么以及还可能考哪些内容,强化自身记忆的薄弱点,但是有些内容实在理解不了、背不下去,我建议直接跳过不背。原因有两点:第一,如果死磕这部分内容,浪费时间且性价比极低,即使现在会背了考场上也不一定能记起来;第二,会打击自信心,影响看书的状态(最重要)III.饮食健康+调整作息在临近考前这一阶段我会尽量保证每天在食堂吃饭,因为无论有多难吃,至少卫生有保障,因为今年二战需要回户籍所在地考试,所以在考试的这两三天我都是吃的肯德基or必胜客(快吃吐了......),另外穿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在这一阶段感冒发烧影响自己的心绪,即使在考试这几天生病了也无需抱怨,老实吃药注意休息,相信自己的毅力、耐力和免疫力,这几天完全可以扛下来。但衣服也不用穿太厚,在考场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个激动且紧张的状态,个人感觉穿的太厚会导致焦躁的情绪出现,尤其在时间不够or遇到不会的题目时更为明显。
最后,将唐叔的一段话送予大家: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该来的一定会来,哪怕迟到一点给你,它也一定会连本带利!祝愿大家都能如愿上岸,一战成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