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D的种植美学修复病例
技艺美学工作室

文章精选/为美而生

数码美学设计(DigitalEsthticDsign,DED)是前牙美学分析和修复设计的重要手段,在美学分析诊断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进行可视化的精确的牙齿美学修复设计,之后通过诊断蜡型、诊断饰面(mock-up)将设计结果表达,甚至呈现于患者口腔内,使其能直观地看到自己微笑的改变及模拟修复效果,并提出修改意见,参与到治疗的过程中来,利于医患沟通。另外,DED还可以作为不同学科临床医师之间沟通的手段,并能有效指导技师进行诊断蜡型及最终修复体的制作。以下讲述基于DED的种植美学修复病例一例。

基本信息

  年轻女性患者,右上中切牙2年前外伤冠折,在外院行桩核冠修复。3个月来,牙冠逐渐发生移位,影响美观,要求修复。

检查

  11全冠修复体,唇向移位,临床冠较短,Ⅰ度松动,牙龈轻度红肿,11、12间有散在间隙。根尖片示:根管内可见桩核修复体,根中部可见根折线,根折线周围可见圆形低密度影。息止颌位时,前牙切端暴露量正常。牙列咬合关系稳定,前牙深覆,无早接触及前伸、侧方干扰。

诊断

  11牙体缺损

DED辅助分析和治疗设计   通过DED分析得出修复前前牙长度、宽度、微笑时牙龈暴露量,依据患者唇齿关系调整并确定11修复体切缘位置,在合适的牙冠宽长比范围内确定11修复体长度,从而确定了11修复体及13、12、21、22、23理想的龈缘位置。再根据上前牙宽度比将上前牙间隙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并跟患者沟通。在患者满意的情况下拔除11,愈合六周后行早期种植。依据DED分析,13、12、21、22、23同期做冠延长术。二期手术后戴入临时冠,根据DED设计12、21邻缺隙侧制作树脂诊断饰面,使患者能够看到将来修复的效果,并制作个性化印模转移杆,取模,基台就位,比色、修复体制作、试戴和粘固。   

  ①11拔除后种植+金瓷冠修复   ②13、12、21、22、23冠延长

  ③12、21瓷贴面修复

治疗过程

  详见图1~25。

图1右上中切牙由于根折待拔除

图2上中切牙休息位切端暴露量正常

图3上前牙宽度比不符合prston比例

图4调整上前牙宽度比

图5调整后造成上中切牙宽长比不理想

图6调整上中切牙长度

图7将尖牙加长,使上前牙龈缘位置协调

图拔除并愈合6周后

图拔除并愈合6周后口内观

图10翻瓣后,见颊侧骨壁缺损

图11植入种植体,13、12、21、22、23冠延长

图12拆线后

图13愈合4个月后

图14二期手术翻瓣后发现成骨效果良好

图15去骨暴露植体

图16修整骨形态

图17二期手术拆线后

图18临时冠戴入并观察4周后

图、21邻缺隙侧制作树脂诊断饰面

图20与原设计比,11牙龈缘位置偏低

图21制作个性化印模转移杆

图22个性化印模转移杆在口内就位

图23取印模

图24基台在口内就位

图25全冠在口内就位,清除粘接剂后牙龈缘轻微红肿

讨论   谭建国教授提出前牙美学修复的4个关键要素:上中切牙切缘位置、牙冠宽长比、牙龈缘位置及上前牙的宽度比。首先根据休息位上中切牙暴露量确定其切缘位置,再根据理想的宽长比(0.75~0.80)确定龈缘位置。由于11、12间存在散在间隙,参照理想的上前牙宽度比(Prston比例即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理想的正面观宽度比为1.:1:0.84)调整之后,上中切牙的宽长比为0.86,又不符合美学标准。因此将11宽长比调整为0.78,同时将尖牙加长使龈缘位置协调,因此,13、12、21、22、23须同期做冠延长手术。   少数(1或2个)缺牙,基牙健康,患者主观上不愿接受大量牙体预备作为常规固定桥基牙者是优先考虑种植修复的适应证之一。对比各种治疗方案后,该患者选择拔除患牙后行种植修复。11戴用临时冠后,据之前DED的分析,对临时冠形态进行修整,并在椅旁采用直接法制作12、21邻缺隙侧树脂诊断饰面。此时发现较之前的设计,11龈缘位置偏低,可通过调整临时冠穿龈轮廓形态对牙龈进行塑形,但患者即将出国,要求尽快修复,未来得及进一步调整。12、21邻缺隙侧原设计制作局部全瓷贴面,亦因患者即将出国,改用直接法树脂贴面修复。为了准确地复制11临时冠穿龈轮廓的形态,我们为其制作了个性化印模转移杆。一个月后   特别鸣谢:李晓利

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lctx/67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