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学修复工作室技术总监
医院DSD美学设计师
年通过香港高级培训讲师认证
牙匠之家特约讲师
口腔1刻特约讲师
在现代消费市场推动下,对所有患者来说,理想的口腔修复方案应是用最微创的治疗方法解决患者的美观和功能问题。微瓷贴面是一项微创的修复技术,口腔诊疗中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微瓷贴面修复?以及微瓷贴面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微瓷贴面的诊断设计和操作流程如何?接下来我们来听听王志磊老师怎么说!
课程内容微瓷贴面是在不备牙或微备牙基础上的一种更加微创的瓷修复方式。通过利用可粘接全瓷材料与树脂粘接技术,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牙体组织,同时创伤小,能实现可逆性修复,患者体验感佳。
微瓷贴面能有效恢复牙齿的色泽与形态,是前牙美学修复的一种有效修复方式,适用于前牙切端缺损、切端局部缺损、牙缝隙、IV类洞修复、楔状缺损瓷修复、贴面崩瓷局部修补治疗。
切端缺损(修复前牙引导)
切端局部缺损
开展楔状缺损瓷修复时,一般浅的楔状缺损可以通过直接瓷修补,过深的楔状缺损建议树脂修补后再进行瓷修复。贴面崩瓷局部修补时,过小的崩瓷可以选择树脂修补,如果用局部瓷修补,临床应用氢氟酸处理且上障时就要格外小心!针对微瓷贴面的禁忌症,本期分享中王志磊老师将其分成相对禁忌症和绝对禁忌症。
微瓷贴面相对禁忌症:
牙齿轻度扭转(不涉及过大修改形态);
无就位道(可以通过预备获得就位道);
粘接大部分在牙本质(深的楔状缺损可以通过树脂修复后再制作瓷贴面修复);
切对切磨耗咬合(不涉及到咬合的避开咬合区域的局部贴面可以修复);
唇系带异常引发的牙间隙(经过唇系带修整后稳定者可以做瓷贴面修复);
牙间隙过宽(超过4mm,但是可以用全瓷贴面或冠修正)。
微瓷贴面绝对禁忌症:
咬合异常;
未治疗的牙周疾病;
龋坏过大,没有足够釉质支持粘接;
正畸还未结束者;
天然牙变色严重者;
扭转度过大者。
微瓷贴面修复中,术前诊断评估与美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确定治疗计划和方案;其次,充分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征求患者同意后选择合适的瓷贴面修复方式;最后,完成信息采集,开展2D、3D诊疗设计,口内验证。数字化的到来,DSD软件的应用为微瓷贴面修复的术前诊断设计提供了良好条件。
通过DSD设计来评估和模拟美学效果
牙体预备是微瓷贴面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楔状缺损微瓷贴面备牙时,去除旧的龋坏,如果龋坏过深需填补树脂,同时去除尖利角、倒凹,边界适当延伸,牙本质进行脱敏处理,颈部边缘断面整齐一般不需要进行预备处理。舌侧微瓷贴面预备时,适当去除龋坏,边缘适当的预备,牙本质暴露需要进行脱敏处理。若出现咬合磨耗的情况,则需要重建咬合。
比色是微瓷贴面修复成功的关键要素。为保证比色准确,一般建议根据使用材料选择对应厂家的比色板。比色完成后,需对牙体进行取模。考虑微瓷贴面对取模精密度要求高,故推荐采取瓷贴面二次取模法(备注:唇侧楔状缺损的取模可以只取唇侧的硅橡胶印模)。
比色
瓷贴面二次取模法
修复材料的选择在微瓷贴面修复中也非常关键。目前口腔诊疗中所应用的修复材料有玻璃陶瓷、铸瓷贴面、烤瓷贴面等,不同修复材料的强度、透度及遮色效果有所不同,因此技师在修复材料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牙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颜色较为复杂、美学要求高的患者建议选择烤瓷贴面修复。微瓷贴面修复体制作完成后,需进行试戴、修复体粘接处理。其中,微瓷贴面的粘接效果主要取决于粘接剂和粘接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粘接材料并开展精细的抛光处理可以确保良好的粘接效果。(本期更多精彩内容,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观看直播回放!)
微瓷贴面抛光处理
知识问答环节1.局部瓷贴面后期边缘着色怎么办?
答:再次精细抛光处理。
2.倒凹的大小怎么判断?
答:根据诊断蜡型进行模型分析,确定就位道是否满足唇向关闭和舌侧边缘。
3.中切牙局部邻面修复后黑三角如何避免?
答:做好术前诊断和排龈处理。
4.关闭缝隙的局部贴面,只做到邻面?还是要包裹到舌侧?
答:一般做到舌侧。
5.对刃牙贴面对咬合受力有什么注意要点?
答:咬合咬在天然牙上,可维持瓷贴面的稳定性。
END『牙科从业者在线学习的好帮手——口腔1刻APP』
嘿!还在为缺乏专业系统的口腔知识学习而苦恼吗?
一款专注于口腔行业技术分享、交流的在线教育平台
APP正式上线!
感兴趣的朋友们
赶快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