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览男性70岁时最大咬合力预测其

咬合力预测死亡率?

  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数据为口腔功能和老年人健康间相关性提供了新的证据,该研究显示,日本男性70岁时的最大咬合力可预测其未来13年内的全因死亡率。该论文4月15日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学杂志》(JOralRehabil)。

  研究纳入名基线期为70岁的日本居民(名男性,名女性)。在基线期对受试者进行全身体检及口腔检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电子记录设备(咬合力计)测量受试者最大咬合力。在基线期后进行13年的生命状态有关的随访。用考克斯(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依据不同性别,分析最大咬合力三分位数与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为,研究随访期间共有例受试者死亡(男性82例,女性29例)。单变量分析显示,男性受试者中最大咬合力三分位数较低者较最大咬合力三分位数较高者全因死亡率更高(风险比为1.94,95%可信区间为1.13~3.34)。上述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仍有显著相关性(校正风险比为1.84;95%可信区间为1.07~3.19)。而在女性受试者中未观察到最大咬合力三分位数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在更年长的日本成年男性中,最大咬合力为全因死亡率的独立相关因素。(张翼飞编译)

SMT与上颌窦穿孔或不相关

  美国一项系统综述显示,上颌窦黏膜的平均厚度为1mm。三维测量的厚度与组织学测量结果相比偏高。牙周炎和吸烟可能会导致上颌窦黏膜增厚。但是,现有的数据不足以证实上颌窦黏膜的厚度与其损伤相关。该论文4月18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Periodont)。

  由3位研究者分别对以下数据库进行检索:MEDLINE、EMBASE、考柯兰(Cochrane)对照研究注册中心和Cochrane口腔健康分组研究注册数据库。该综述依据PRISMA和MECIR指南实施和书写。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定量计算平均上颌窦黏膜厚度(SMT),其影响因子及其造成的黏膜破坏和手术并发症。

  结果显示,一共对31篇报告了SMT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定性分析。对其中19篇进行了荟萃分析。平均SMT为1.17mm(95%可信区间为0.89~1.44)。三维测量报告的平均SMT为1.33mm(95%可信区间为1.06~1.60),组织学测量的平均SMT为0.48mm(95%CI0.12~1.1)。随机效应模型显示,尽管三维测量结果厚于组织学测量组,但该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13)。回归分析得出牙周炎(P=0.13)和吸烟组(P=0.15)的SMT较厚。无法得出SMT与上颌窦穿孔有相关性。(索超编译)

绝经女性VD状况与失牙不相关

  美国一项队列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的水平与失牙不相关。该论文4月18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Periodont)。

  受试者在基线时接受口腔检查(-年)并进行随访(-年),分别收拾着采集缺失牙和5年失牙的数据。在这两次随访时,由受试者自行汇报失牙原因。基线时,位女性受试者汇报无失牙,例汇报有失牙,70例因牙周病失牙,例因龋坏失牙(n=)。在随访期间,上述4个分类中各有96、、48和例受试女性汇报失牙及原因(共例)。使用逻辑回归估计失牙和基线时维生素浓度(nmol/L)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对年龄、收入、吸烟情况、随访、腰围和体育锻炼进行调整。

  结果显示,在因牙周病或龋病失牙的妇女中,维生素D≥50nmol/L(足量维生素D)的妇女与50nmol/L的妇女相比,调整OR值为1.24[0.82~1.87],P=0.。随访期间发生失牙的OR值为1.07[0.62~1.85],P=0.。因牙周病既往失牙或新发失牙与维生素D水平无相关性。增高的维生素D浓度与既往失牙的OR值增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索超编译)

骨质缺损,单期还是两期种植?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在当前的骨质缺损模型中,单期与两期种植技术最终结果相似。对于存在皮质骨移植的一期种植技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支持。该论文4月19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口腔种植研究杂志》(ClinOralImplantsRes)。

  该研究使用标准化的狗的垂直型牙槽骨缺损模型。在试验组中,研究者在进行环状植骨术的同时植入种植体(StraumannBL?)。对照组则在植骨术后6个月植入种植体。两组种植体都具有在骨中存留3个月和6个月的骨结合期。研究者对环状植骨后及原始骨的种植体周围骨丧失以及骨-种植体连接进行了形态学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为,在研究组内及一定时间间隔的组间,种植体周围骨水平差异都相对稳定。两组中大多数在种植体表面结合的骨组织由新生骨质构成。非参数方差分析表明,两期种植对新生骨和全部骨组织没有表现出显著优势;但对于剩余骨组织或存在显著优势(P=0.)。在整个观察期间,环状植骨及原始骨的两组种植体表现类似。(马若晗编译)

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双管居多

  卡塔尔一项研究显示,上颌第一前磨牙主要为双根双根管形态。而临床医师在制定口腔各科治疗计划时应对其可能的解剖学变异以及与临近解剖学结构间的关系有所了解。该论文4月20日在线发表于《牙体牙髓病学杂志》(JEndodon)。

  研究者运用MEDLINE/PubMed和Scopus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将筛选出的文献分为解剖学研究和临床病例报告两类,并将解剖学研究文献的数据提取出来制成列表,计算特定内部及外部形态特征的加权平均值。研究者总结临床病例报告中的形态学及发育学变异情况。

  结果为,研究共纳入92个研究(45个解剖学研究和47个病例报告)中的颗牙。大部分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单根(41.7%)或双根(56.6%)。不考虑牙根数量,大部分(86.6%)为双根管,IV型(2-2)为最常见的根管结构(64.8%)。大部分根尖孔(66.6%)不在根尖部。约38%的牙有侧枝根管,12.3%有根尖三角区,16%有根管峡部。临床病例报告研究显示,三根为最常见的解剖学变异,而发育学异常鲜有报道。(张翼飞编译)

MIH与龋病显著相关

  巴西与丹麦一项系统回顾显示,磨牙切牙矿化不足(MIH)与龋病显著相关,但由于这一方向缺乏高质量的研究,医师们需谨慎对待研究结果,该系统回顾提出未来在这一方向需要设计更加严谨的研究。该论文4月21日在线发表于《儿童口腔医学杂志》(JPaedeatric)。

  研究者搜索了研究对象为所有年龄段儿童且报告了MIH与恒牙列龋病的研究。研究者对PubMed进行搜索,纳入标准为:年至年11月间发表,使用英文撰写,非综述性文章,类型为荟萃分析和病例报告的研究。本研究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OS)对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为,本研究共收集到了17份已发表的研究,多数研究显示MIH儿童有较高的患龋情况。其中有一项研究发现龋失补指数(DMF)与是否有MIH间无差异,3项研究显示有MIH的儿童恒牙列比没有MIH的儿童患龋可能性高2.1~4.6倍。(郑佳佳编译)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存风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CFDA)4月20日发布第7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   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腺嘌呤核苷类抗病毒药,其药理作用是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临床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监测结果显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较多,超适应证用药现象比较突出。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等,单磷酸阿糖腺苷还可能会引起精神障碍和神经损害(如震颤、四肢麻木、惊厥、意识障碍等)以及骨髓抑制(如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数减少等)。

年医改重点任务发布

  4月26日,中国政府网站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年医改的重点任务主要有:①医院改革;②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③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④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⑤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⑦稳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⑧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⑨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⑩加强组织实施。

  提出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大探索力度,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公立医院院长的绩效工资可由政府办医机构确定。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医院的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吴立平)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期第02、12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hbwh/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