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王先生(化名)吃饭时,不小心被一根鱼刺卡到喉咙,医院取鱼刺时,医生发现王先生舌头下面有一个小疙瘩,建议他检查一下,但是他并不在意。两个月的时间,这个疙瘩迅速长大,医院做了病理检查,结果出来后,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王先生竟然患了口底癌,而且肿瘤已占了整个口底的三分之二。
医医院就诊,但医院,都因肿瘤面积过大、手术风险太大,无法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经多方打听,王医院口腔科副主任苏智勇。经苏主任检查后发现,他的肿瘤细胞已经从口底侵犯到舌体、下颌骨、腺体等多个部位,而且颌下淋巴结已有转移。如不及时切除,口腔长期活动刺激后,肿瘤很容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
经过讨论,口腔科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决定术前先进行动脉灌注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
5月5日,手术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18点,整整历经9个小时。
苏智勇介绍,手术过程相当复杂,需要先进行颈淋巴结清扫;再将王先生的下颌骨截掉一大部分;然后,把下颌骨内测肿瘤的原发灶和舌体的一部分切除,以保证侵犯的肿瘤细胞切除干净。
肿瘤切除干净后,王先生的面部修复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他日后的生活质量。苏智勇将他小腿上的一段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至下颌骨缺损的部分,使其与保留的下颌骨长在一起。同时,用其腿上的皮肤修复口底。“他小腿上虽被截掉一段腓骨,但留下的部分仍能保障患者的正常活动。”苏智勇说。
术后,王先生恢复良好,“术后15天,王先生就能开口说话了。他的面部修复后看着和正常人的没什么区别。半年后,他说话就会很流利了。”苏智勇说。
据悉,口底癌切除术是颌面部手术中最尖端的一项手术。目前,我院该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口底癌似上火
多发于中老年人
苏智勇介绍,口底癌是颌面肿瘤中较严重的一种,因其恶性程度高,且在口腔部,会严重影响生活。
口底癌好发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其产生的位置较隐蔽,初期症状是小硬结或浅表状红斑,由于不痛不痒,所以大多不被注意。一般,当口腔上火时,口腔内的某个部位会呈现溃疡、粘膜小硬结或腐烂,时而感到痛疼不适,但较短时间内可以自愈,或经药物可治愈。但如果溃疡、腐烂固定在口底部位,即产生在舌头下方与下领骨体部牙龈之间的半月形区域,且基底较硬,有时痛疼,服药不可能治好时,就要考虑患口底癌的可能。
长期刺激口腔粘膜
易致口底癌
苏智勇指出,牙齿的残根、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等长期刺激口腔粘膜,长期嗜好烟酒,口腔卫生差都是促使口底癌发生的重要因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经常嚼槟榔也可导致口底癌。
口底癌是可防可治的
口底癌是可防可治的,因此早期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去除口底癌的发病诱因,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预防口底癌发生的有效措施。苏智勇提醒,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发现牙体、牙周病及时治疗;及时磨改锐利的非功能牙尖和边缘嵴,防止损伤口腔组织;戒除吸烟、嗜酒等不良习惯;加强体质锻炼,改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有防癌、抗癌作用的新鲜水果。
中老年人每隔一两年应进行一次口腔诊断检查,如发现自己口腔有白斑、呈颗粒状崛起,或产生腐烂、溃疡,就应警惕,医院诊治。在发病初期及时检查、对症用药,病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田墩镇儒坞村黄柏墩罗时珍诊所
24小时出诊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