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立,口腔医学博士,医院口腔修复科主治医师。
专注于口腔色彩学研究和牙齿美学修复,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数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院青年科研基金各1项。多次参与各级别继续教育课程的讲课。年获第三届3MLava全瓷美学修复大赛第一名。分别于年、年和年连续三年参与北京口腔展会病例报告和讲课,年参加上海口腔器械展病例汇报。年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管理优秀奖,北京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医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数码美学设计(DigitalEstheticDesign,DED)是前牙美学分析和修复设计的重要手段,在美学分析诊断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进行可视化的精确的牙齿美学修复设计,之后通过诊断蜡型、诊断饰面(Mock-up)将设计结果表达甚至呈现于患者口腔内,使其能直观地看到自己微笑的改变及模拟修复效果,并提出修改意见,参与到治疗的过程中来,利于医患沟通。另外,DED还可以作为不同学科临床医生之间沟通的手段,并能有效指导技师进行诊断蜡型及最终修复体的制作。以下讲述基于DED的多学科联合前牙美学修复病例一例。
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36岁,英语教师。
氟斑牙,8年前于外院行树脂贴面修复,自觉树脂贴面缺损、变色,不美观,要求重新修复改善美观。
检查
牙冠呈白垩色或棕黄色,12、11、21、22树脂贴面修复体,贴面变色、缺损、颈缘不密合。
上前牙临床牙冠较短,13~23牙龈曲线欠佳,露龈笑。
12唇舌向扭转严重,探诊(-),叩痛(-),牙齿无松动,龈无红肿。
牙列咬合关系稳定,(牙合)关系正常,无早接触及前伸、侧方(牙合)干扰。
诊断
氟斑牙树脂贴面修复后
DED辅助分析和治疗设计
通过DED分析得出修复前前牙长度、宽度,微笑时牙龈暴露量,依据患者唇齿关系确定新的修复体切缘位置,在理想的宽长比范围内确定上中切牙的长度,从而确定了龈缘位置,并据此将设计结果转移到研究模型上,制作手术导板,完成牙周冠延长术。术后牙周组织经过充分愈合,开始最终修复。患者右上侧切牙扭转最理想是通过正畸纠正,但患者拒绝正畸治疗,只能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修复前再次取研究模型,根据DED设计制作诊断蜡型,并转化为患者口内的诊断饰面,使患者能够看到将来修复效果,参与到修复中。患者戴用诊断饰面一周后,对诊断饰面美观满意,开始最终牙体预备、比色、修复体制作、试戴和粘接。
①12~21冠延长术
②12根管治疗
③15~13、11~25瓷贴面修复,12全瓷冠修复
诊疗过程图解
■讨论
在前牙美学修复中有众多的分析设计标准、原则等,初学者并不好掌握,谭建国教授从中提出4个关键要素,即上中切牙切缘位置、上中切牙牙冠的宽长比、上中切牙龈缘位置、上前牙的宽度比。此4要素既是分析各种前牙美学缺陷的切入点,也是前牙美学重建的关键指标和设计逻辑,简要而实用。
中切牙是前牙美学修复的关键,其宽度一般为8.3~9.3mm,长度为10.4~11.2mm,宽长比在75%~80%范围最佳,70%~75%和80%~85%为容许范围。侧切牙较中切牙短1~2mm,尖牙长度一般为10~11mm,略短于中切牙。
造成患者露龈笑的原因有上唇长度过短及动度过大、被动萌出不足、牙槽骨过长、上颌骨过长。上唇长度指从鼻底到上唇下缘的距离,女性为20~22mm,男性为22~24mm。上唇长度随着年龄增长变长,始于40岁,每10年增长1mm。从静息到微笑,上唇动度为6~8mm。此例患者上唇长度及动度正常,不存在牙槽骨及上颌骨过长。其露龈笑的原因是被动萌出不足,因此需要冠延长术。
本病例多学科团队:黄振(医院牙周科)、田华(医院牙体牙髓科)、李晓利(医院义齿加工中心)
本文选自《今日口腔》第14期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此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中国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