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同状况的无牙颌时,承托区的范围怎么定、印模怎么取?
无牙颌的分类既要与无牙颌骨吸收变化的规律相符合、又要与口内的实际变化情况相符合,包括有咀嚼粘膜、被覆粘膜,肌肉附着等与印模范围、承托区边界密切相关的软组织的变化。
按此要求可以看出:分区法只适用于某些无牙颌最初的状态,有足够的高度与宽度的圆形牙槽嵴时。但无牙颌变化了怎么办?当分不出4个区时怎么办?当有的区没有了怎么办?分区法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在以前的分类法中:Atwood、Cawood、Wical等人研究的是干燥颌骨或骨的X线表现,揭示了无牙颌骨变化的规律。但其中不包括软组织。
ACP的分类尽可能详尽地回答了有什么、是什么、适用于给患者定性,资料详细,用于研究与保险归档很全面,强调外科准备。
但对于大多数不能、不愿做手术的无牙颌患者怎么办?‘’特殊方式的修复方法‘’是什么?没有讲。那么,又如何才能‘’获得合乎患者需要的治疗效果‘’呢?
为此,徐军老师组合设计了一个无牙颌分类法,经临床教学应用,多方征集反馈意见,被认为较为实用,为便于理解,在此再稍作修改并添加注释如下:
第一类:高圆形剩余牙槽嵴,可明确区分和确定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与缓冲区。
注释:这相当于Atwood、Cawood等骨分类中Ⅲ类时的无牙颌状态;ACP分类的Ⅰ类,其4条中的前3.5条与此相当。
第二类:窄、低圆、低平形剩余牙槽嵴,不可明确分区4区,但可以完整确定肌静区。肌静力区与肌动力区分开。肌静力区为承托区的范围。
注释:肌静力区的概念是John.P.Frush医师提出来的,他将吞咽、开闭口、说话、咀嚼等生理活动时剩余牙槽嵴上无活动粘膜的区域称为肌静力区,为义齿的承托区;有肌肉、活动粘膜的区域称为肌动力区。两者之间的交界线为肌静力线。
但此定力如用于第一类,则肌静力区包括3个区,而且此时的边缘封闭区也不是线状,不合乎实际情况。这一类相当于Atwood、Cawood等骨分类中Ⅳ、Ⅴ类时的无牙颌状态。
在组织学上,肌静力区应该就是剩余牙槽嵴上有角化的咀嚼粘膜的区域。第一类,主承托区、副承托区、缓冲区上都是咀嚼粘膜。肌动力区则是咀嚼粘膜四周无角化的、活动的被覆粘膜区域。两者之间的肌静力线即膜龈联合。
此时,剩余牙槽嵴的外形是窄的?低圆的?还是低平的?对取印模来说没什么区别,都在承托区范围内。其与第一类的主要区别是:已不可再分出哪里是主承托区,哪里是副承托区了。边缘封闭区也不再是有宽度、有外形、粘膜反折走形的状态,而是一条线。线内的承托区范围很明确,印模边界、基托边缘应伸展到哪儿都很清楚(图1-1)。因此,肌静力区的概念用于此类最贴切,用于指导临床操作很方便。
第三类:低圆、低平与部分凹陷形牙槽嵴,部分区域有肌静力区,其他区域为肌动力区。
注释:介于二类与四类之间。相当于在一个患者身上,Atwood、Cawood等骨分类中Ⅴ、Ⅵ类都有。
确定承托区、取印模时,肌静力区按二类的做法,肌动力区按四类的做法。
第四类:凹陷形剩余牙槽嵴,完全为肌动力区。取印模时,需推开粘膜并在印模材凝固前制动,取出粘膜下方的骨面外形与骨性标记,唇颊舌肌附着线以内为承托区。
注释:下颌有四类,上颌只有一、二、三类。
这相当于Atwood、Cawood等骨性分类中Ⅵ类时的无牙颌状态。
此时,骨吸收已至颌骨本体,要取印模、确定承托区,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边缘在哪儿(图1-2)。面对堆满了松软粘膜、中央一条深沟的底是剩余牙槽嵴的顶的下无牙颌,谁都会发愁(图1-3)。
第但是,从逻辑上推理,无论骨高还是低,无论表面是咀嚼粘膜还是被覆粘膜,承托区的真正含义都由骨来承托。当成为四类时,虽然咀嚼粘膜不在了,承托区全部发生被覆粘膜转化,被覆粘膜与其下方松软的粘膜下层不能承托咀嚼压力,但下方的骨还在,颌骨不会被完全吸收掉(图1-4)。如果能把骨面上方堆积的松软粘膜与粘膜下层组织推到两侧,使下方骨面的外形暴露清楚,上面仅有一层薄薄的被覆粘膜,则咀嚼压力可迅速传导至骨,而且基托与骨面吻合,义齿的稳定性则有了保证。为此,需要在取印模时,或用手法、或用托盘、或用印模材料将粘膜推开,并在终印材料凝固前将其制动,取出粘膜下方的骨面清晰外形与骨性标记,便可找出该患者的承托区来。
下颌骨的肌肉附着线,舌侧比唇侧清晰易辨。
从前向后:舌侧:颏舌肌下头→下颌舌骨肌上头的附着线;唇颊侧:颏肌上头→降下唇肌下头→降口角肌下头→颊肌后下头的附着线。
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总义齿技术在口腔修复临床的应用并没有因为种植技术的来临而被放弃,反而仍然是目前大多数患者的首要选择。然而无牙颌的剩余牙槽嵴严重吸收、颌弓关系严重不协调、颌位关系严重不稳定甚至无法确定、承托区全部为被覆粘膜覆盖且不能手术…总义齿疑难问题层出不穷,当患者有其中一项时就会让您觉得为难,那如果一个患者有其中两三项甚至全部都存在时该怎么办?
为此,年4月,世界牙科培训中心特邀徐军教授讲授总义齿临床操作课。课程旨在通过操作培训、理论讲解、讨论学习等方法提高学员对总义齿尤其是疑难病例的理论基础水平及临床操作技能,有效解决临床中面临的问题。内容涉及:无牙颌的分类及印模方法、颌位关系的确定及方法比较、人工牙的选择及排列等。本次课程中安排有三位初诊患者配合完成从取模到戴牙的全部临床操作,另有技师老师示教技工室操作全部过程,还安排了学员排牙等操作内容。
讲师简介徐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口腔科主任。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大学本科;年获硕士学位,年获博士学位。后获得LeeHysan基金会资助赴美旧金山加州大学学习两年。年副教授;年主任医师;年教授;年博士生导师。-年担任口腔修复科副主任。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二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口腔修复学临床与教学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编著有《总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口腔固定修复的临床设计》、《口腔修复专业护理教程》、《总义齿的颌接触》、《后牙冠桥的颌接触》。
毛红:著名口腔修复技师。
北京威兰嘉业科贸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西科码数字化系统首席设计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工艺专业委员会委员。师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著名学者徐军教授,在活动义齿、总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及颌学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从事技工行业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义齿制作经验。早期配合徐军教授进行总义齿的相关研究,是徐教授发明长正中改良颌型的重要合作者和原始牙型的制作者。年开始从事种植义齿的制作和研究,年开始,与邱立新教授医院第四门诊的种植团队合作,全程参与种植外科设计到修复完成,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并完成种植义齿数百例,是不可多得的口腔修复工艺大师。
课程内容学费:元/人
(学费不含差旅费,不含发票,如需发票需加6%税点)
培训时间:年4月16-17日
地点:世界牙科论坛培训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北路6号阳光上东二区安徒生花园33号楼底商室
联系人:冯桐
联系人:刘雪
联系人:齐昆
联系人:刘雪静
座机:-
邮箱:liuxuejing
dentistx.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