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
本文发表于:中华口腔医学杂志,,51(8):-
DOI:10./cma.j.issn.-..08.
显微根管治疗术是应用口腔手术显微镜和显微器械进行根管治疗的方法。口腔手术显微镜能提供充足光源,放大根管系统,有利于术者辨认根管内部结构,显著提高根管治疗的精确度。通过口腔手术显微镜,不仅可以进行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以处理疑难病例,包括探查遗漏根管和变异根管、处理钙化根管、取出折断器械、修补穿孔和显微根尖手术等,提高患牙的保存率。
口腔手术显微镜现已广泛应用于牙髓病学的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和修订,形成本项技术指南,以指导口腔执业医师规范运用显微根管治疗技术。
1.基本设备与器械
口腔手术显微镜又称牙科手术显微镜和根管显微镜,是一种为口腔临床治疗设计的特殊手术显微镜。用于根管治疗的手术显微镜主要结构包括:光学放大系统、照明系统、图像采集和资料保存系统。一般由目镜、物镜、放大系统、光源和支架组成,根据需要还可以配置助手镜、摄像机和照相机。口腔手术显微镜的辅助设备和器械主要包括:橡皮障系统、超声系统、显微口镜、显微探针、显微K型根管锉、三氧化矿物聚合体(mineraltrioxideaggregate,MTA)输送器、微冲洗器和微吸引器。
2.适应证
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内吸收、根尖周炎、某些移植牙或再植牙,以及因其他口腔治疗需要摘除牙髓的患牙。
3.术前准备
3.1术前评估术前充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口腔颌面部情况、牙列和患牙状况、治疗史以及患者的家族史、药物不良反应和过敏史等,进行全身和口腔健康评估。告知患者口腔治疗建议和患牙的治疗计划。问诊和检查结果应记录在病历中。
3.2术前检查常规拍摄患牙根尖X线片,包括术前及根管充填后即刻根尖X线片,必要时加拍诊断丝和试尖片,推荐使用平行投照技术。根尖X线片应真实反映患牙全长及根尖周不少于2mm范围内的组织,以了解患牙的根管形态、数目、走向及根尖周病变组织情况。
对可能存在根管解剖变异、根管钙化、牙根吸收、根管侧壁穿孔、根折或纵裂、根管内器械分离和根尖周囊肿等情况的患牙,拍摄锥形束CT有助于了解患牙的三维解剖结构、根管钙化与阻塞情况、根管原有解剖形态的破坏情况、根管内分离器械的位置、根尖周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3.3术前谈话术前告知患者显微根管治疗过程和预期结果、技术难度和治疗风险、后续修复及所需费用等,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4.疼痛及感染控制
局部麻醉是常用和有效的疼痛控制技术,包括神经传导阻滞、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麻醉和髓腔麻醉。使用一次性或消毒灭菌器械,避免交叉感染。橡皮障作为口内术区隔离的重要装置,是开展显微根管治疗的基本条件,以确保达到术野清晰并控制术中感染。
5.口腔手术显微镜的操作要点
5.1显微镜设置调节显微镜瞳距和物距。设置放大倍数,低倍数(3~8倍)用于定位视野,中倍数(8~16倍)适用于多数临床治疗,高倍数(16~30倍)用于观察患牙和根管内的细微结构。调节显微镜角度,显微镜物镜与地面呈80°~95°角,双目镜与地面呈°~°角。口镜与显微镜主体约呈45°角,并通过反射达到最佳视角。
5.2操作体位在进行显微根管治疗时,术者取坐位,头、颈和腰背自然直立,活动范围约位于10点至12点位置。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调整患者头位使口镜与物镜约呈45°。根据不同的操作区调节相应椅位。
6.髓腔入口的技术要点
6.1去除腐质和修复体器械进入根管系统前,去尽龋坏组织、不良充填体或修复体,适当调磨高陡及薄弱的牙尖,必要时制作假壁。
6.2入口设计参考根尖X线片了解患牙髓腔结构、根管口位置、根管数目、形态及钙化程度等信息,确定开髓洞型,尽可能保存正常的牙体组织。
6.3髓腔进入参照根尖X线片上估算患牙切端或HE面到髓室顶和底的距离,并用车针定位,球钻或裂钻进入髓腔。开髓车针揭去髓室顶,修整入口外形,建立根管通路,显微镜下观察和辨认髓室的预备情况。
6.4根管口探查显微镜下分辨髓腔牙本质颜色的细微改变,用牙髓探针沿髓底图探查,超声工作尖清理髓室钙化物并定位根管口。
北京治白癜风的价格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