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作者患舌癌离世,小心这种假
据报道,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医院去世,享年73岁。《白鹿原》是陈忠实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等。
友人称陈忠实患的是舌癌,做完手术后身体一直不好,春节前后身体出现暴瘦。近日,由于出血不止,医院抢救,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抢救过来。
口腔中也有癌吗?我们常常听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等等,但舌癌鲜有听闻,很多人不了解。其实,舌癌是口腔癌中第一大癌。目前口腔癌患者中有45.9%得的是舌癌。舌癌是口腔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特别是在舌前2/3部位,腺癌比较少见,多位于舌根部;舌根部有时亦可发生淋巴上皮癌及未分化癌。据了解,在东南亚地区,口腔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台湾,口腔癌为全身恶性肿瘤第三位。在美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口腔癌的发病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其中也包含我国:一是近年来的舌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甚快,已接近占到所有口腔癌症的一半;二是口腔癌的患病年龄一方面有年轻化的趋势,20-30岁青年患者并不少见。口腔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60岁为发病高峰。我国以舌癌为最多见,牙龈癌位居第二。据上海交通医院-年所收治的例口腔癌的统计资料,舌癌例(31.6%),居首位。上海每个男性癌症患者中,就有0.8个人是口腔癌。哪些人容易罹患口腔癌?口腔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多数认为其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另外,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被发现与舌癌的发生有关。1.烟酒及地方饮食烟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化学物质苯芘,长期吸烟者患癌症的可能性大大高于非吸烟者;吸烟斗,雪茄或咀嚼烟草者主要导致口腔癌,烟头接触唇部区域容易发生唇癌,与长期灼烧有关。酒精因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损害肝脏的抑制免疫而增加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其发生率可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有烟酒嗜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比单嗜好烟或酒者高2-3倍。普遍认为吸烟多于1包/日或饮酒超过25克/日者,长达10年之久患口腔癌或口咽癌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非吸烟或饮酒者。2.慢性刺激和损伤在口腔中有锐利的牙尖,残根,残冠和不良修复体者,其相应部位经长期慢性刺激后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尤其常见于舌癌。有统计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变部位有尖锐的刺激因子。另外,口腔卫生不良者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成为促癌因素。3.紫外线和电离辐射户外工作者,长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都较高。电离辐射可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激活肿瘤基因而导致癌变。放射治疗在放射区的口腔颌面部位也可发生癌变。4.病毒因素研究发现还可能与人乳头状瘤(HPV)病毒有关。5.内在因素包括基因突变、遗传因素、免疫状态、内分泌因素和神经精神因素有关。6.营养因素诸如维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铁,锌和砷的缺乏等都会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导致机体免疫低下的疾病与口腔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早期口腔癌的表现有哪些?1.口腔颌面部出现新生物,表面颗粒状,菜花样或早期出现溃烂,疼痛等症状;2.舌,颊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3.牙齿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动,脱落等;4.口腔或颜面部的溃疡一个月仍不愈合者;5.不能解释的口腔粘膜白色或红色的斑块及浸润硬块。发现口腔癌怎么办?发现口腔癌或怀疑患口腔癌者都应尽早就医,医院诊治。目前,口腔癌的五年生存率约60%,肿瘤分期越早,分化程度越高,治疗越及时规范,预后愈佳。整体而言,下唇癌预后最佳,很多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舌癌早期转移者较多,预后稍差。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3.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3%,仅次于鼻咽癌,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大家如果发现口腔中异变,唇、颊、舌黏膜产生慢性溃疡久治未愈,医院诊断,并积极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癌症的进一步恶化,对治疗有积极的作用。怎样预防口腔癌?1.注意口腔卫生,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年口腔检查1-2次,发现牙体、牙周病要及时治疗,如有病灶更应及早去除。2.发现良性病灶或癌前病变,如舌体部乳头瘤或糜烂性扁平苔藓等,应及时切除活检,或积极治疗,定期观察。3.如有龋洞应早期填补:能修补利用的残冠、残根要及时处理,早些恢复牙齿的正常解剖形态;难以治愈,利用的残冠、残根,虽无发炎、疼痛等症状,也要及时拔除,并按时镶牙。4.戒除吸烟、嗜酒等不良习惯;加强体质锻炼,改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有防癌、抗癌作用的新鲜水果,对预防舌癌的发生也是很重要的。5.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陈忠实老先生去世的消息令人痛惋,留下的有关健康课题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愿老先生一路走好,愿大家都珍视健康,愿人间不再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