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状缺损对,就是那个被你刷出来的坑

很多人觉得刷牙是一件小事,其实不然。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牙齿及牙周组织菌斑和软垢,可起到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作用,而错误的刷牙方式,会毁掉我们的牙齿!这一点绝无虚言,我们可以看几张图片:

你的牙齿有没有上图情形??有些朋友常牙痛,遇凉便牙酸,总以为是蛀牙闹的,殊不知也很有可能是“楔状缺损”导致。

什么是楔状缺损?

它是牙齿颈部经过缓慢消耗而形成的缺损,呈“V”状,由于它外形酷似木匠用的楔子,因此称为“楔状缺损”。

造成楔状缺损的原因

一、不正确的刷牙方式

长期横向刷牙或用过硬牙刷、刷牙过猛都会导致牙颈部磨损。临床上看,牙颈部楔状缺损更多是位于上下颌正中牙齿分别往后数第三、四颗,这些牙处于牙列拐角处,因此刷牙时受到的力也是最大的。

二、牙颈部组织薄弱

牙齿也有薄弱部位,就是牙颈部,这个地方的牙釉质覆盖最少,因此牙龈也容易发生炎症或萎缩导致牙体暴露,所以耐磨能力最差。

三、挤压作用

在刷牙时,面颊部肌肉对牙刷存在挤压作用,这种挤压使牙刷对牙齿的摩擦力更大,加剧了横刷牙方式对牙颈部突出部分的磨损。

四、酸的作用

牙龈沟液中的酸性物质与楔状缺损有关,这就解释了龈缘根方发生缺损的原因。胃炎患者、常反酸者牙齿也易发生楔状缺损。

五、细菌作用

有人认为产酸菌在牙颈部菌斑中形成大量的酸,导致牙齿脱矿,强度降低的牙体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楔状缺损。

楔状缺损该如何治疗?

症状较轻者:

对于组织缺损较少且无酸痛症状者,局部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避免横刷,并选用较软的牙刷和磨料较细的牙膏。

缺损较重者:

可选用与牙齿颜色近似又有一定粘接性的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粘固粉等将楔状缺损补好,以防继续发展。

重度缺损者:

重度缺损而引起牙髓炎、根尖炎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楔状缺损不是太复杂的病症,治疗及时就能减少因牙病和掉牙带来的痛苦。

楔状缺损可以预防吗?

选择合适的牙刷,并配合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预防楔状缺损缺一不可的。

牙刷的刷毛不可太硬,采用上下运动的竖刷法,避免使用拉锯式的横刷法。如果缺损已经形成,则需要尽快修补。

温馨提示:其实当你感觉到牙齿不适、酸痛等症状时,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平时我们可以做下自检:对着镜子,看看牙齿颈部有没有小的缺损。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1,未来修复的趋势。2,树脂直接修复与嵌体间接修复的适应症选择与共性。第二部分1,I类洞的仿生比色规律。2,I类洞制备前的咬合点印记。3,I类洞橡皮障的不同操作方法及橡皮布的选择。4,I类洞打开窝洞工具以及去除不同旧修复体的工具选择及转速控制。5,去腐工具选择以及原理分析龋检正确应用。6,RDT在洞型风险评估中的标准判断以及处理方式。7,洞壁洞缘精修的意义及工具选择及转速控制。8,I类洞的自酸粘接流程以及时间控制。9,流体树脂衬洞的适应症选择以及范围厚度控制。10,本质堆塑不同洞型的堆塑模式及方法。11,后牙牙合面强化白色斑点的模拟及堆塑位置厚度形态控制。12,釉质堆塑的顺序方法以及窝沟形成原理。13,塑造仿生的窝沟点隙染色流程化操作。14,暗反应与抛光时机,程序化完成天然质感抛光技术。第三部分1,II类洞橡皮障的不同操作方法。2,II类洞与I类洞制备中的不同点总结。3,II类洞全酸湿粘接流程及时间控制。4,成形片的厚度选择,成型片上接触点的塑造,楔子的选择与标记。5,Garrison成型系统在邻接点恢复中的操作流程。6,邻面釉质壁恢复的分层方法与要点把控。7,邻面壁建立后成型片如何正确取出,牙线检查邻接,边缘修整。8,II类洞转化为I类洞后按一类洞堆塑染色处理。9,II类洞邻面的天然质感抛光技术,如何做到邻接区完美抛光。第四部分1,V类洞的病因分类以及每种类型的特殊临床表现。2,V类洞的软组织分类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牙周手术方案。3,V类洞的硬组织分类以及对洞型的制备要求。4,V类洞不同类型分类对自酸粘接系统全酸粘接系统的选择。5,V类洞术前病因解除以及橡皮障的临床操作。6,V类洞不同分类的洞型制备以及工具选择。7,V类洞粘接流程。8,V类洞分层充填流程以及特殊工具的应用。9,V类洞的临床天然质感抛光流程。第五部分1,IV类洞临床分型。2,IV类洞印模要求及蜡型制作标准。3,IV类洞硅胶背板标准化制作以及临床意义。4,IV类洞橡皮障临床操作。5,IV类洞的风险判断及处理。6,IV类洞不同类型的制备、精修、边缘处理的工具选择与转速要求。7,IV类洞的全酸粘接流程。8,IV类洞的舌侧壁恢复标准。9,IV类洞邻接恢复的成型片选择及如何快速标准恢复邻接区。10,IV洞的本质分层。11,乳光及特征的塑造强化白斑的塑造。12,釉质层的建立。13,精修抛光的时机,一级结构的建立,二级结构的建立,三级结构的建立,纹理的塑造及天然质感抛光流程化。每一步骤的车针粒度选择及转速控制时间控制。第六部分1,III类洞的分型。2,III类洞不同类型的制备要求。3,III类洞的粘接系统选择及充填流程。4,III类洞的抛光流程。第七部分1,C因素理论概述。2,前牙区颜色理论。3,自酸蚀粘接原理分析全酸蚀原理分析及临床适应症选择。第八部分1,实操I类洞比色、上障、备洞、去腐、精修、抛光、粘接,充填、染色、精修抛光流程。2,实操II类洞比色、上障、备洞、去腐、精修、抛光、选片,选夹子,粘接,充填邻面建立邻壁及邻接点、染色、精修抛光流程。3,实操V类洞比色、上障、备洞、去腐、精修、抛光、粘接,充填、精修抛光流程。4,实操IV类洞比色、背板制作、上障、备洞、精修、抛光、粘接,舌壁建立、邻壁建立邻接恢复、本质分层、乳光特征塑造、强化塑造、釉质层建立及厚度控制、精修、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纹理塑造、抛光流程。5,III类洞演示。

陈永蓉(电话及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hbwh/47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