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邹静教授低龄儿童患龋风险性评估与

邹静,华西口腔医学院儿童及正畸学系副主任,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主任,儿童口腔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指导老师。

主要兼职: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西南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牙科研究学会(IADR)会员,国际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IAPD)会员,全国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主考官。

主要成果及贡献:承担过多项国际合作课题、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其中两项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发表6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和多篇SCI论文,担任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儿童口腔医学》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程《妇女保健学》及《口腔医学史》编委,参编学术专著《儿童及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实用牙体牙髓病治疗学》《实用龋病学》《现代龋病学》《口腔微生态学》等。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其发病率高居儿童慢性病发病率首位。我国5岁组儿童乳牙患龋率达66%,而未治疗率达97%,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现状,严重影响着我国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

儿童龋病的发生与其父母口腔微生物、父母口腔健康行为与意识、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全身健康、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由于全社会及家长口腔健康意识的缺乏,儿童口腔临床因龋病及其并发症来就诊的患儿往往患龋非常严重,儿童牙医也常常处于疲于充填治疗而患儿的龋风险得不到控制、新发龋频现的状态。为了控制儿童龋病,单纯依靠儿童牙医在临床上的牙体修复治疗远远不够。为节约医疗资源、减少儿童龋病的发生,有必要对龋易感人群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患龋风险评估和施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控制儿童龋的发生。

1.低龄儿童的龋风险评估:综合分析与儿童患龋的相关因素,了解儿童的发育过程及现状、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等,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防护;孕期是制定孩子口腔保健计划的最好时机,孕期母体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孩子乳牙的抗龋力。介绍美国儿童牙医学会推荐的儿童患龋评估工具(CariesAssessingTool,CAT)及几种国际通用的龋风险评估量表。

2.氟化物的使用:全身用氟与局部用氟,视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氟化物剂型,对龋高风险患儿应定期用氟。

3.窝沟封闭和预防性树脂充填:龋高风险患儿的乳磨牙及年轻恒牙窝沟应早期封闭,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4.治疗所有的活跃性龋,防止继发龋的发生:对多数牙龋坏的患儿应选择含氟充填材料,对多个牙面龋坏的乳牙应使用预成冠修复牙体缺损。

5.口腔卫生宣教:患儿家长的参与对于儿童龋风险性的降低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儿童时期是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最佳时期。

6.饮食指导:对高龋风险的患儿应严格控制含糖饮食,减少间食次数,间食后应进行口腔清洁,合理使用奶瓶并控制使用奶瓶的时间。

7.定期口腔检查:对中龋风险及高龋风险的患儿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彻底的口腔检查和口腔清洁;评估患儿的口腔卫生状态

Oral专家圈(-china)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白殿疯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hbwh/30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