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结合染色完成个性化的美学

作者将分步详细地介绍如何利用CAD/CAM技术制作全解剖形态的全瓷贴面美学微创修复上颌前牙,并通过染色达到个性化的效果。

导言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病例详细地介绍如何利用CAD/CAM技术制作全解剖形

态的全瓷贴面,而贴面的个性化的效果则通过表面染色来实现。

本病例中的患者在微笑时可以看到牙龈暴露得比较多,而且牙冠相对较短,软

组织健康。计划为其实施冠延长术,并利用CAD/CAM技术制作全解剖形态的单体全瓷贴面来对牙冠进行修复,以改善患者的微笑外观。

诊断饰面

图1:患者治疗前的照片,显示牙冠相对较短。

图2:计划在牙龈上标画出来的区域实施冠延长术。患者为“露龈”笑容。

图3:利用一个硬组织激光仪切除牙冠的颈部牙龈,以延长牙冠。

图4和5:牙龈和牙冠这两部分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

图6和7:为了确保牙冠切缘的正确走行与定位,需要制作临时诊断饰面(口腔内试戴饰面),制作的顺序依次为首先两颗中切牙,然后侧切牙和尖牙。这种堆塑饰面的方法对于微创牙体预备来说是最好的方式。

美学诊断蜡型

图8和9:美学诊断蜡型要将诊断饰面三维复制下来,并进一步调整形成理想的形态和表面纹理。

图10:观察尖牙近中区域的贴面形态,无任何牙体预备。

图11:表面纹理和三维形态在该病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全瓷贴面要根据这个蜡型设计被铣削出来。

数字化设计

图12:为蜡型取数字印模。

图13:将蜡型的数字印模与患者牙齿的数字印模(在行冠延长术后)叠加(匹配)。

利用CAD/CAM技术制作临时修复体

图14:这个美学临时修复体由树脂块切削而成,它们复制了蜡型的形态和表面纹理,其主要目的是对修复设计(ATP临时修复体)进行预评估。

通过ATP临时修复贴面进行牙体预备

图15:在冠颈三分之一处预备0.3mm。

图16:在冠中三分之一处预备0.5mm。

图17:在冠切端三分之一处预备0.5mm。

图18:为了极其精确地预备牙体,在定深车针预备后,用铅笔将定深沟标记。用1.5mm厚的金刚砂车针确定切端深度。

图19:取下树脂临时贴面后,就可以看到还需要预备的牙体部分(可根据在ATP临时饰面上定深后的铅笔标记)。

牙体预备完成

图20:用一个尖端圆钝的极其精细的金刚砂车针进行抛光修整,然后使用白色的Arkansas抛光轮和砂纸进一步抛光。

临时修复

图21:在牙体预备结束后,获取第二次数字印模。

图22:将先前扫描蜡型的数据与牙体预备后获取的印模数据叠加(匹配),可作为切削临时树脂贴面和最终全瓷贴面的模板。

图23和24:用于切削临时贴面的树脂块。

图25和26:只酸蚀每颗牙齿表面的一个点,整个表面涂上粘接剂。

图27:临时树脂贴面被粘结在预备后的牙齿上。

瓷块切削并烧结

图28:切削4块e.maxCADHT(高度透明)瓷块制作最终的全瓷贴面。

图29至31:戴在模型上的e.maxCADHT贴面,切削后和烧结前的状态。

图32:可以看到,瓷贴面准确地复制了美学诊断蜡型的表面纹理和牙齿

形态。

图33至35:就位在石膏模型上的烧结后的e.maxCADHT瓷贴面。

外表面个性化染色

图36:为每个在代型上的e.maxCADHT贴面进行个性化染色。

图37:为了产生半透明的效果,第一层染蓝色并做出不同的蓝色色调。

图38:第二层染上白色,并使白色呈现出不同的微小差异,目的是在半透明的效果内形成平滑的过渡。

图39:第三层的目的是产生乳光效果,染上橙色并要呈现出不同的橙色色调。

图40:在贴面表面染色后,利用光与高光强度来控制透光率。

图41:瓷贴面表面染色后的光反色效果。

修复体的最终完成

图42至44:染色后的贴面就位在模型上。

作者

GalipGürel博士

Te?vikiyeCad.BayerApt.No:63Kat:6

Nisantasi

Istanbul/土耳其

邮箱:galipgurel

galipgurel.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hbwh/11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