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国家未明确规定减少糖的摄入量,这也反映出科学界的困惑,或部分迫于一旦发布相关规定会受到来自某些大型制糖工业因利益受损而施加的压力。该论文于年8月10日在线发表于《牙科研究杂志》(JDentRes)。
大量证据表明,饮食摄入的糖造成了龋病的全球流行,但防龋策略并未强调和突出糖在致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原因之一在于,研究人员认为龋病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疾病,因此防龋重点主要放在延缓龋损的进展上,尤其是使用氟化物。然而,这是一种误解,饮食中所摄入的糖是造成龋齿的唯一原因,因所摄入的糖类为口腔内致龋微生物提供底物,产生导致釉质脱矿的酸。而如果我们阻断了致龋的唯一因素——糖,则不再需要后续补救措施,如应用氟化物和防龋疫苗等。
研究提示,即使摄入非常少量的糖,龋病发生的敏感性亦增加;定量分析显示,蔗糖或其单糖摄入量与龋齿的进展为对数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并将成为个体口腔卫生保健的一项重大负担。人工淀粉如果附带蔗糖,仍有致龋性,但研究未提供明确的致龋性数据。
对于青少年,单后牙反牙合增TMJ弹响风险?意大利和新西兰的一项10年随访研究显示,青少年单侧后牙反牙合可能会增加颞下颌关节(TMJ)弹响的发生;然而,给予正畸治疗似乎并没有降低颞下颌关节弹响的发生风险。该论文于年8月6日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杂志》(JOralRehabil)。
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后牙反牙合被认为会对咀嚼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影响。然而,单侧后牙反牙合与颞下颌关节弹响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长期随访,探究青少年单侧后牙反牙合是否会增加其出现颞下颌关节弹响的风险。本研究对一组年龄为12岁的青少年受访者进行了纵向研究设计,在基线时,对其进行颞下颌关节弹响情况及单侧后牙反牙合情况检查。10年后,通过电话调查,最终有名受访者完成随访调查。采用标准调查问卷收集其自我报告的颞下颌关节弹响及是否接受过正畸治疗的情况。
结果为,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侧后牙反牙合与主观报告的颞下颌关节弹响显著相关(比值比为6.0;95%可信区间为3.4~10.8;P<0.);颞下颌关节弹响的发生率为12%;10年后随访,受访者自我报告的颞下颌关节弹响与基线期出现的单侧后牙反牙合显著相关,而与报告的接受过的正畸治疗无显著相关性。
功能性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治未必使咀嚼功能提升
瑞士一项研究表明,功能性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治后,是否会取得咀嚼功能提升尚需要设计完善、大样本量且长随访期的前瞻性研究予以支持。该论文于年8月8号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杂志》(JOralRehabil)。
研究者运用PubMed、WebofScience和Th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检索关于临床口腔功能改变的纵向研究相关文献,文献中记录了咬肌厚度、咬合力、咀嚼周期或肌电图记录咀嚼运动,进而行功能性单侧后牙反牙合治疗。通过标题和摘要对所有潜在文献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对全文进行评估,根据预先定义的标准,纳入最终的研究。
结果为,最初检索出篇文献,其中12篇符合预先定义的纳入标准。尽管缺少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根据现有证据来看,异常咀嚼周期伴随功能性单侧后牙反牙合经过早期治疗后可趋向正常;咀嚼肌运动功能在早期功能性单侧后牙反牙合治疗后有所增加,且接近正常水平。但尚无充足证据表明,早期功能性单侧后牙反牙合经治疗后,最大磨牙咬合力或咀嚼肌厚度有改变。由于缺少高质量的对照研究,该结果还需要谨慎解读。
氧化锆种植即刻修复效果可德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氧化锆全瓷种植体系统即刻修复后的存留率几乎与纯钛种植体相当,提示全瓷材质的种植体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该论文于年7月31日在线发表于《牙科研究杂志》(JDentRes)。
研究纳入40例患者,共植入53颗种植体,植入同期进行了即刻修复负重。最终50颗种植体使用24颗单冠和13个固定桥完成了修复。为了评估种植体周围骨的丧失量,在种植体植入、最终修复体戴入、1年随访、3年随访时拍摄标准的影像学图片。此外,还对一些软组织参数及患者报告的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为,3例患者由于早期种植体失败未完成单冠修复;1例患者死亡;最终,有36例患者植入的49颗种植体完成了3年的随访调查,总体的存留率为94.2%,平均边缘骨吸收量达0.79mm(单冠0.47mm,固定桥1.07mm;P<0.)。修复体最终戴入后,未出现有显著差异的骨丧失(0.09mm,P=0.),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出血指数在种植体植入位点有明显的增加,但是牙龈退缩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的调查问卷结果相比,治疗后患者报告的结果显示出该修复方法对口腔功能、美观、感觉、发音及患者自尊心有明显改进。
基台螺钉头部形态影响牢固度奥地利一项研究表明,种植基台螺钉头部形态显著影响其松脱扭矩:双锥形头的螺钉比锥形头螺钉有更高的松脱扭矩;在加载前后,锥形头螺钉均较普通平头螺钉的松脱扭矩大。该论文于年8月6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口腔种植研究》(ClinOralImplantsRes)杂志。
研究纳入80枚种植体螺钉基台配件,包括4组:平头螺钉组(XiveS)、锥形螺钉组(Straumann)、锥形螺钉组(NobelBiocare)和双锥形螺钉组(RTB)。基台用30Ncm的扭矩拧上,10分钟后重新拧紧并测量松脱的扭矩;将新的螺钉用30Ncm的扭矩拧在同样的基台上,同样在10分钟后重新拧紧,然后行万次循环机械加载,测量松脱时的扭矩力。
结果为,循环加载前,各组间松脱扭矩均有显著差异;循环加载后,只有Straumann和NobelBiocare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同一组,循环加载前后,均有显著差异。
一种新型根管粘接预处理剂巴西的一项研究显示,用葡萄籽提取物(GSE)预处理根管内牙本质粘接界面,可增加其长期粘接强度稳定性。该论文年8月7日在线发表于《牙体牙髓病学杂志》(JEndod)。
研究者将人单根牙随机分为6个组:G1组(对照组),不做预处理+全酸蚀粘接剂;G2组,6.5%的GSE预处理5min+SB粘接剂;G3组,10%的GSE预处理5min+SB粘接剂;G4~G6组与之前G1~G3组对应一致,但改用ClearfilSEBond自酸蚀粘接剂,粘固纤维桩后即刻检测样本或者储存12个月后检测。通过明胶酶谱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SE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
结果为,对于两种粘接剂,使用GSE,不会立即影响其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但有助于12个月之后粘接强度的维持(P<0.05);SB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ClearfilSEBond(P<0.05);当重组酶被0.65%和0.%的GSE作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减少,甚至被完全抑制。
(刘浩辰、张翼飞、战园、乔朋艳等编译)
(详见:《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77期02版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怎样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