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eenBOPTandBTA利用穿

作者:医院刘峰来源:世界牙科论坛

英文版:DentalTribuneAsiaPacificEdition3-中文版:世界牙科论坛系列刊物--美容与种植杂志,年第2期

在种植体基台上利用穿龈轮廓塑造修复体形态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由于种植修复体通常具有3-4mm的穿龈距离,利用穿龈轮廓的凸度调整龈缘的位置形态,是最终修复体获得理想的外形,早已成为一项常规的操作技术。

天然牙修复从牙周健康考虑,经常首选龈上边缘或者齐龈边缘,此时修复体的形态对牙龈的形态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有时出于遮盖基牙颜色、形成牙本质肩领、增加固位力等原因考虑,会形成龈下边缘,由于大部分天然牙龈沟深度通常仅1mm左右,修复体边缘仅位于龈下0.5mm左右,通常也难以发挥种植上部修复体穿龈轮廓类似的效果。

但是,如果天然牙具有较深的龈沟深度,又为较为明显的厚型牙龈,则有机会利用穿龈轮廓的理念,塑造天然基修复体的龈缘形态。来自意大利的BOPT理念及来自日本的BTA理念均基于这一思想,本人在多年前也曾经完成类似的病例。以下为以典型病例的治疗过程和七年回顾。

[基本情况]

本病例的接诊时间为年,女性患者,当时48岁,身体健康,主诉为修复前牙缺损牙齿。她的上前牙由于龋坏造成缺损,已经经过根管治疗,无不适,要求修复牙齿缺损,尽量达到美观效果,但对于牙齿其他问题没有治疗愿望和经济能力。

检查可见她的22缺失,23近中移位,12、11、21牙体缺损明显;12、21牙根明显腭侧移位、牙冠腭倾,11牙根轻微腭侧移位、牙冠腭倾;前牙深覆合深覆盖;牙龈曲线明显不协调;微笑口唇明显不对称。

[治疗方案]

针对牙齿排列不齐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为正畸改善排列,然后再进行牙体修复治疗。但患者由于年龄、经济和时间原因,无法接受正畸治疗,只要求进行缺损牙齿的修复治疗。由于患者牙龈曲线牙龈曲线明显不协调,强烈影响微笑的美学效果,在牙冠修复前,需要考虑适当的手段进行牙龈形态的改善。

牙冠延长手术是通常应用最广泛的改善牙龈曲线的治疗形式,但由于该患者的牙根位置偏向腭侧,即使通过手术在垂直向上改善了牙龈曲线,在矢状面上过于偏向腭侧的位置容易造成牙体长轴倾斜,仍然难以获得美观的修复效果;理想的治疗结果是修复体的唇面整体向唇侧移动,同时牙龈曲线高度提高。因此,需要考虑更加适合的治疗手段。

经过进一步检查,可见患者属厚型牙龈,且12、21龈沟深度3mm,11龈沟深度1mm。种植修复中,对于穿龈深度较大的厚型牙龈,利用修复体穿龈轮廓调整、塑造牙龈形态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天然牙修复,虽然还没有证据可以完全按照种植修复的方式进行牙龈塑形,但这种治疗思路值得借鉴。

[诊断蜡型和牙体预备]

为了表达设计思想,同时对后续治疗发挥指导、引导作用,首先进行诊断蜡型的制作。首先确定上中切牙切缘位置。上中切牙切缘原在下唇干湿线明显偏向腭侧的位置,应向唇侧移动2mm;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深覆合深覆盖,决定在唇齿关系允许的范围内提高上中切牙的切缘位置2mm;根据龈沟深度不同,12、11、21牙龈顶点分别向根方移动2.5mm、0.7mm、2.5mm,以保证不损伤龈沟底结合上皮;为改善牙根偏向腭侧的美学缺陷,将整个唇面向唇侧移动1.5-2mm。

根据诊断蜡型制作两副硅橡胶印模,其中一副分割为唇、舌导板,指导进行基牙的牙体预备,肩台预备暂时位于龈下0.5mm;应用另一幅硅橡胶印模制作临时修复体,可以看到直观的美学改善;但临时修复体并非为牙齿自然萌出的状态,而是唇侧颈部覆盖在牙龈唇侧。需要较长时间的塑形和改建,才能够形成牙齿自然萌出的状态。本次治疗同时制取桩核印模。由于修复体向唇向调整量较大,选择金合金桩核。

[牙龈逐步塑形]

临时冠佩戴两周以后复查,12、21唇侧牙龈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压痕,肩台暴露;11牙龈牙龈健康,肩台暴露。本次治疗戴入金合金桩核,进一步进行牙体预备,降低边缘位置,移向更偏根方。重新制作临时修复体,颈部凸度增加,向龈端压迫牙龈组织;根据患者要求,略微延长切端长度1mm。

又过两周再次复查,牙龈改建明显,穿龈效果基本形成,健康状况良好。对穿龈部分再次进行调整;同时患者对于切牙长度感到过长,于是进行切端长度调磨。

临时修复体再次佩戴两周后复查,牙龈形态、切端位置和形态患者均表示满意;取下临时冠,可见天然基牙周围形成了类似种植上部修复的牙龈袖口、其中12、21最终牙体预备后没有形成明确的肩台,11最终牙体预备后形成了常规的肩台。制取工作模型,精确复制牙龈袖口形态,制作全瓷修复体。

[修复体完成]

修复体完成,均具有较为明显的穿龈轮廓,在模型上与牙龈袖口形态一致。临床试戴除检查边缘密合度、形态、咬合接触等意外,还需要仔细检查修复体穿龈轮廓与牙龈袖口的吻合程度,既保证维持牙龈形态,又不增加对牙龈的压力,此时牙龈处于基本健康状态,并且利于牙龈形态的长期保持。

[复查]

一周以后复查,牙龈状态稳定、健康,牙龈形态良好,与术前比较美学效果改善明显。

患者修复后7年未按要求复查,在修复七年后第一次复查。全口卫生状况欠佳,牙石(++),软垢(+),牙龈广泛轻度红肿,但12、11、21牙龈健康状态明显好于其他天然牙;12、21牙龈位置完全稳定,未发生任何变化,牙龈健康状况极佳;11牙龈位置略微降低,轻微红肿;牙龈曲线美观效果仍然良好。

[讨论]

利用修复体的穿龈轮廓促使牙龈形态改建,是种植修复中的常用技术;利用个性化转移杆精确的转移牙龈袖口的形态,在永久修复体上复制穿龈轮廓的准确形态,可以保证牙龈形态和位置的长期稳定。

本病例的治疗方法借鉴了种植上部修复的思路,利用较深的龈沟深度、较厚的牙龈厚度,通过临时修复体的穿龈轮廓塑形牙龈形态,获得了牙龈形态在三微位置上的调整,改善了修复后的美学效果。

通过长期观察,龈下深度更大、穿龈凸度更大的12、21牙龈位置非常稳定,稳定性超过了龈下深度较小、穿龈凸度较小的11,并且牙龈健康程度优秀,证明在本病例的治疗是成功的。

本病例的治疗形式介于近年来开始被逐渐接受的BOPT和BTA理念之间。

BOPT(BiologicallyOrientedPreparationTechnique)理念主张通过临时修复体对牙龈塑形,获得满意的牙龈形态后再在永久修复体上复制穿龈部分的准确形态。BOPT理念建议牙体预备中并不形成明确的肩台,以利于更加自由的调整牙龈形态,本病例中12、21预备后没有形成肩台,与BOPT理念要求的预备情况接近;但是BOPT理念中最终的修复体的穿龈凸度与天然牙接近,具有“重塑釉牙骨质界”的效果,并不形成过凸的穿龈轮廓,而本病例中最终修复体都具有明显凸形的穿龈轮廓,与BOPT理念的要求存在差异。

BTA(BiologicalTissueAdaptation)的处理方式是首先进行牙龈切除修整,获得适宜的牙龈曲线,再通过制作具有大凸度的临时修复体塑形牙龈,待牙龈曲线稳定、满意之后,制作与临时修复体穿龈部分一致的永久修复体,获得牙龈曲线的长期稳定。在BTA的理念中,直接切除的牙龈部分有可能破坏生物学宽度,因此牙龈存在重新生长的动力;但由于临时修复体或永久修复体存在很大凸度,阻止了牙龈向冠方的垂直生长,因此只能沿着修复体的凸起边缘生长,于是形成了非常密闭的龈沟,以及和修复体边缘密切吻合的状态。在BTA理念中,这种牙龈-牙槽嵴顶关系成为“3D生物学宽度”,而这种牙龈-修复体状态的长期稳定性更高。本病例的治疗过程与BTA理念并不相同,但最终形成的修复体效果与BTA理念中的修复体接近。

BOPT和BTA都是近年来具有创新性的牙龈美学治疗理念。本病例介于该两种理念之间,通过7年观察,在自身对照中12、21的治疗效果超过了接近常规修复体的11,该结果值得我们思考。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lwnh.com/bytt/29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