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与口腔修复学相关的牙周病学理论与
作者:束蓉本文发表于《中华口腔医学杂志》,50(3):-DOI:10./cma.j.issn.-..03.口腔修复学与牙周病学密不可分。修复医师在临床上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与牙周病相关的问题:修复前应对的:牙周组织炎症、牙周软硬组织缺损;修复时面临的:设计有利于牙周健康的修复体;修复后遭遇的:修复体侵犯牙周组织、缺乏牙周维护。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修复医师应有良好的牙周病学背景知识,并与牙周医师紧密合作,如此才能保证修复体与牙周组织和谐共生。笔者将从牙周病学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修复治疗中最常见的牙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1预后判断预后判断无论对修复还是牙周医师而言都是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准确判断患者个别及全口牙的整体预后有助于制定和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及时拔除预后无望的患牙有利于保存牙槽嵴及控制炎症,但如何权衡天然牙的功能与病理状态还需要修复和牙周医师认真考虑后定夺。Avila等[1]提出了一项颇具参考意义的评估方法,即从初步评估、牙周病严重程度、根分叉病变、病因因素、修复因素及其他决定性因素共6个因素决定拔除或保留患牙。当不利因素的集合超过一定范围即判断为预后无望,建议拔除。修复医师应与牙周医师针对拔牙方案达成共识,既不互相推诿也不互相冲突,以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牙周整体的预后判断有助于修复医师选择适宜的修复方式,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近年来,国外一些牙周病学专业学术团体和牙周病学专家分别提出了牙周风险评估体系,以指导临床医师制定牙周病患者的治疗计划并确定复查间隔。如美国牙周病学学会的自我评估系统(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