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发牙痛的口腔疾病
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牙科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能使牙齿疼痛、缺损,形成龋洞,最终导致牙齿丧失。龋齿早期无明显症状,逐渐发展,牙体硬组织破坏崩解,出现龋洞,可能引起牙齿疾病。
治疗:
1.药物治疗:清洁、隔湿牙面后,应用药物涂擦牙面或病损区,处理龋损,抑制龋病的发展,常用药物有氨硝酸银和氟化钠。
2.修复性治疗:到医院施行窝沟封闭疗法和修复治疗。
护理:
1.患者要少吃零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和水果;睡前不吃糖果、糕点。
2.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或饮用氟化水,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
4.适龄儿童进行龋沟封闭。成人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牙龈炎
牙龈炎是指发生于牙龈缘和龈乳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不侵犯其他牙周组织。牙龈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比较普遍,口腔卫生不良是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及软垢在龈缘附近牙面沉积,从而诱发牙龈炎的主要因素。牙龈炎一般没有疼痛感,在刷牙或硬食物的刺激下牙龈容易出血。
治疗:
1.药物治疗:用复方硼砂溶液或1%过氧化氢漱口,用2%碘甘油局部涂擦。
2.洁治术:用洁治器除去牙冠上附着的牙垢和牙石,磨光牙面,消除菌斑。
护理:
1.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清除积留在牙间隙内的食物残渣。
2.坚持正确刷牙,不论前后都要竖着刷,并在每个部位坚持刷数十次,早晚各刷一次,彻底清除缝隙中的菌斑和残留物。
牙周炎
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槽骨、牙骨质、牙周膜和牙龈等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它是一种破坏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等,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起初症状并不明显,只有继发性牙龈出血或有口臭表现。
治疗:
1.牙周病需要系统治疗,洁治是牙周病治疗的基础。
2.局部治疗: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牙周袋,并涂擦碘甘油。
3.全身治疗:急性期应严格按照医嘱口服替硝唑等抗生素。
护理:
1.患者应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
2.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清除牙结石、牙菌斑、软垢,预防牙周病发展。
3.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4.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
缓解牙痛的饮食建议
牙痛一般是体内有火毒引起的,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饮用清热解毒的绿茶,菊花茶,绿豆汤等都是很好的饮食调节方法。
宜食
风火牙痛:多见于急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伴有牙龈肿胀,疼痛感剧烈,吃冷食时疼痛有所减轻,一旦接触热的东西痛感加重应多吃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和蔬菜水果等。
胃火牙痛:剧烈疼痛,牙龈红肿,甚至溢脓出血。饮食上以选择清胃泻火凉血止痛的食物,如牛奶贝类芋头和新鲜的蔬菜等。
虚火牙痛: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由慢性牙周病引起,表现为牙龈隐隐作痛,平时程度较轻,但午后与夜间加重。应多吃一些滋阴益肾,降火止痛的食物,如皮蛋腐竹粥等。
忌食
1.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芥末大葱蒜等。
2.粗糙坚硬食物。
3.酒和酸性食物。
4.熏烤及煎炸类食物。
3
预防牙痛小妙招
1.做叩牙操预防牙痛。每天晨起或睡下后,上下牙齿轻轻对叩数十下。能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血液循环,同时在洗脸时用食指上下旋转按摩牙龈,排除龈沟及牙周袋分泌物,可改善牙龈内血液循环,提高牙周组织抵抗力,从而防止牙周病。
2.保证手部清洁,将食指放在牙龈上,做局部小圆旋转的移动按摩动作,然后漱口,重复多次,使每个牙齿所属牙龈区反复受到按摩。
温馨提示:牙痛不可自行随意用药,请及时找牙科医生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