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注石膏模型
在医生从患者口中取下模型以后,用5~8℃的温水清洗印模,然后吹干,灌入的超硬石膏时不能过稀或过稠。
石膏过稀,在模型固化以后会很不结实而且模型肩台很模糊。石膏过稠,很有可能产生肩台取不全等问题。更不能普通白石膏和超硬石膏混合使用。石膏越稀模型越不结实,越稠越结实。
二、石膏模型的存放
灌入超硬石膏后,不要把模型放在阳光下暴晒,更不能放在潮湿或是有水的地方等待固化,应当放在能保证恒温、干燥的地方固化,这样才能减少模型变形的机率,因为在超硬石膏产生化学反应时会产热,会有微微的变动,放在阳光下暴晒会使模型剧烈膨胀。
在修复体制作完成带入患者口中时会发生冠松或是包龈现象。如超硬石膏产生化学反应时,如果太凉则相反。
三、石膏模型的修整
从灌入超硬石膏3小时后取下模型,医生一定要应仔细检查模型,对肩台和颈缘进行修整以便技师在制作当中能更清晰的看到肩台和颈缘的确切位置。
在做牙取模上,不仅要注意防止变形,还要注意:
★远中游离端易脱模,可在托盘远中边缘贴一层胶布,防脱模效果佳;
★在口腔内印模资料固化后,请持续坚持3分钟,此项易被忽视,印模材内部未固化完全,脱模易招致变形;
★取模后第一时间灌模,天气酷热温度较高时用湿纸巾衬在印模四周,避免在石膏结固进程中印模枯燥招致印模收缩。
取 模
用物准备:常规用物:治疗盘、口杯、吸唾管、护唇油、棉签、口罩、帽子、手套
专业用物:托盘、印模材料、调拌碗、调拌刀、梯形钳、量杯、量勺、红膏
病人准备:1.引领患者入诊室,协助坐上牙椅,系上铺巾,涂上唇油
2.向患者告知取模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口腔检查:
1.打开治疗盘,调节椅位、灯光
2.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
3.先观察牙齿、牙弓形态,有无龋齿、缺失、异位、充填物、修复体,智齿有无萌出,如萌出有无异位
4.观察唇颊侧前庭沟情况:牙骨有无异常,软组织有无溃疡、炎症等,上颌结节、颊唇系带等情况,有无颊向错位的牙齿
5.腭舌侧:腭穹隆情况,有无腭舌侧异位的牙齿,有无舌侧隆突,舌系带有无异常等
试托盘:
1.调整椅位,上颌颌平面与地面成45度角,下颌颌平面与地面平行,操作者肘关节与患者肩关节处于同一平面
2.根据牙弓形态选择合适托盘,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3.试上颌托盘时操作者位于患者右后方,左手轻轻牵拉患者左侧口角,右手持托盘从右侧口角将一侧放入口腔后旋转入内,就位,用口镜观察托盘是否将最后磨牙取到,托盘边缘是否距牙齿2MM,异位牙齿是否在托盘内,是否有压迫前庭沟粘膜,问患者是否有不舒适感,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托盘,同时告知取模时张大嘴巴用鼻子呼吸,如有恶心,下巴向胸前低,症状会减轻
4.试下颌托盘时操作者位于患者右前方,左手轻轻牵拉患者右侧口角,右手持托盘从左侧口角将一侧放入口腔后旋转入内,就位,观察内容同上颌,同时告知取模时舌体运动方式,在印模材还未就位时舌头向上顶上腭,待就位后左右摆动几下,然后舌头向外伸出
调拌印模材:
1.按照规定水粉比例,调和30—45S,在口内1。5—2分钟
2.上颌托盘成团状由远中向近中推开,表面光滑,无汽泡
3.下颌托盘成条状由一侧向另一侧压下,表面光滑,无汽泡
取模:
1.体位同试托盘
2.上颌托盘放入手法同试托盘,放入后左手牵拉由口角处滑到唇系带处,向上向外将唇系带牵开,右手将托盘平压就位,作左右侧肌功能修整,唇侧系带塑形,保持托盘位置固定,待印模固化后,告知患者印模取出,查看印模是否制取成功
3.告知患者漱口,稍稍休息后取下颌模型
4.下颌托盘放入手法同试托盘,放入后将下唇向下向外拉开,告知舌头向上顶上腭,看准翼颌韧带及牙齿位置准确对准后将托盘平压就位,告知舌头左右摆动几下后向外伸出,同时左右做肌功能修整,待舌侧肌功能完成塑形后告知其放松舌头,保持托盘位置固定,待印模固化后,告知患者印模取出,查看印模是否制取成功
5.如果印模制取不成功,一定要分析其原因后加以改进,切忌无目的性重新制取,重新制取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取得配合后方可进行.
一
边缘不清
景象:在模型上,牙体与牙龈没有明晰的界限缘由:
1、取模前没运用排龈线;2、口内唾液血水没吹洁净;3、备牙时伤牙龈太凶猛;4、灌模时石膏与水的比例没调精确,致使边缘多气泡。结果:不就位,戴不下,咬颌高、边缘不准建议:
1、取模时运用排龈线;
2、取模前先将口中的唾液血水吹洁净;
3、请选用适宜的车针备颈缘,如不测伤牙龈,可思索加牙龈收缩剂使牙龈恢复后再取模;
4、调石膏时请按说明书运用。
二
翘边缘(肩台制备不良)
景象:肩台外侧高于内侧,肩台不明晰及不规则缘由:
1、医生运用车针时办法不对;
2、取模前未做好备牙确认任务。结果:边缘易顶到,不就位,咬颌过高,边缘不密合
建议:
运用预备颈缘线专科车针(ex-18f车针),建议备肩台的模型,用硅橡胶取模且一定要排龈。
三
取模变形
景象:整个牙模外表模糊、咬颌错位、脱模缘由:
1、取模时印模材未干,提早从患者口腔中取出;2、取模时患者异物感强,呕吐;3、取模时手指用力不均;结果:无法就位、咬颌高1-2mm建议:重取模,增加托盘与印模料固位安装,防止以上不良景象。
四
模型脱粉
景象:模型外表有不规则粉状物,用手触摸时会有石膏粉零落。缘由:
1、石膏或印模材受潮;2、水粉比例不对;3、灌模时牙托内有水;4、石膏待干时间不够。结果:就位不好建议:重取模,防止以上不良景象。
五
咬颌空间不够
景象:没有医生所要求制造品种的颌间间隔。缘由:
1、备牙不够;2、取模变形;3、咬蜡变形。结果:咬颌高,裂瓷建议:
1、钢牙空间至少在0.5-0.8mm以上,瓷牙1.5-1.8mm;2、重备牙、取模、咬蜡;3、做咬颌面金属,切对颌、切基牙;4、建议检查颌面空间。
六
桥体或单颗倒凹
景象:桥体没有共同就位道,单颗对应面不平行或不对称。缘由:
1、医生未按正确办法备牙,使桥体或单颗倒凹;2、备牙后未戴暂时牙套,且长时间未装修复体,招致基牙移位或倾斜。结果:装不下,取装不顺,边开,不到位建议:
1、请参照规范备牙;2、如不能备牙,建议做沟槽式精细附件。
七
咬蜡不准
景象:确定咬颌关系异常缘由:
1、温渡过高,蜡体变形;2、未找定位点;3、运输变形;4、咬蜡前确定口内上下颌关系并记载,咬蜡时应咬到记载地位。结果:咬颌不准建议:
1、取咬合记录时嘱患者用吞口水正常姿态咬颌;
2、建议使用咬合记录专用硅橡胶
3、避免运输途中碰撞变形。
八
刚拔牙有残根
景象:组织面超越邻牙边缘,不平整。缘由:刚拔牙或有残根结果:桥体组织面不密,残根不密。建议:
1、拔掉残根,三个月后待组织面恢复好再取模制造;2、提示技工刚拔过牙,需多修牙槽嵴。
九
前牙空间不够
景象:牙突、牙长
缘由:备牙不够
结果:颜色不准、形状不好
建议:
1、前牙唇面空间规范:1.5-1.8mm[金属0.3mm+op0.2mm+瓷(1.0-1.3mm)的厚度]
该条件优点:
a、整个唇面的发育形状均可制造的很有立体感,对称性也会很好;
b、最低规范不能低于1.0mm,否则会透底色,很难掩盖遮色层,条件所限,形状也很难调整。
2、前牙切端规范:2.0-2.5mm,该条件切端很通透,内发育形状也可以堆瓷堆出来;最低规范:不能低于1.0mm,否则会透底,甚至透出遮色层,很不美观;
3、前牙舌侧规范:1.2mm,该条件舌侧形状会修的很有立体感,普通没有该条件,局部件制造出来后会透底、透遮色层,甚至露金属内冠,舌侧形状也只能意味性的修一下,条件所限;
4、后牙颊侧规范:1.5-1.8mm,最低规范不能低于1.0mm;
5、后牙颌面:普通在1.8-2.0mm,咬窝最低点在2.0-2.5mm,最低不能低于0.8mm。
备牙应留意的事项
一、备牙
1、车针在颊、舌,近中、远中内收角均小于5°
2、备完牙时请检查车针与牙面接触时,车针头部与基牙颈缘能否有空隙,如有空隙,阐明颈部有倒凹,应按原角度去除倒凹,留意,去倒凹时车针的角度不能改动;
3、制备多个基牙的桥体时,不同牙的颊侧的制备角度应是相同的,舌侧、近中、远中都应辨别有相同的角度,即每个牙的颊侧角度一样,舌侧角度一样,近中角度一样,远中角度一样;
注:角度是指车针与颌平面之间的角度,尤其多基牙时要留意以共同的颌平面为参考,不能参考车针与牙的角度。
二、取模
a、藻酸盐印模
1、远中游离端易脱模,可在托盘远中边缘贴一层胶布,防脱模效果佳;
2、在口腔内印模资料固化后,请持续坚持3分钟,此项易被忽视,印模材内部未固化完全,脱模易招致变形;
3、取模后第一时间灌模,天气酷热温度较高时用湿纸巾衬在印模四周,避免在石膏结固进程中印模枯燥招致印模收缩。
b、硅橡胶印模常见问题
1、蜂窝状石膏表面
建议:取模后,至少半小时后再灌石膏模型
原因:
a、口内固化后,硅橡胶内部仍在反应,持续释放副产物:氢气
b、硅橡胶印模从口内取出时,因牙齿倒凹的问题,硅橡胶形变恢复至少需要30分钟
2、硅橡胶一次印模与二次印模分层
建议:初次印模后彻底清洁,并广泛性修正印模
3、咬合抬高(二次印模局部过厚)
建议:
广泛性修正初次印模后,进行二次印模
4、硅橡胶印模固化延迟
建议:
a、不能佩戴乳胶手套,调拌手调型硅橡胶
b、不建议硅橡胶长时间储存于低温环境(常温保存)
c、基质、催化剂严格1:1
5、角形缺损
建议:
一步法印模时,托盘与牙体长轴垂直向缓慢就位
6、硅橡胶与托盘分离
建议:印模前5分钟,使用托盘粘结剂
取模如此讲究!如何做到精准无误?“金赛数字化口扫椅旁服务”来帮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