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牙的演化(助理不考)
一、各类牙的特点
1.牙附着于颌骨的形式
(1)端生牙: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大部分硬骨鱼为端生牙。
(2)侧生牙: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2.牙列替换的次数(1)多牙列: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2)双牙列: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
(1)同形牙: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
1.牙数由多到少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温馨提示:本节中,牙的演化特点为重点掌握内容。考试以A1、A2型题为主。
第二节
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
(1)牙冠:分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
(2)牙根:分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解剖牙冠和解剖牙根以颈(颈线、颈缘、颈曲线)为界;临床牙冠与临床牙根以龈缘为界。
(3)牙颈:
2.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2)牙骨质:(3)牙本质:(4)牙髓:
3.牙的分类(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
2)恒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和替换,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有恒牙28~32个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趋势。(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1)前牙: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2)后牙:位于牙弓的后部(口角之后)包括前磨牙和磨牙4.牙的功能(1)咀嚼(2)发音和言语(3)保持面部正常外形二、牙位记录方法1.部位记录法: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部位记录法以“+”符号将牙弓分为上、下、左、右四区。恒牙:每区以阿拉伯数字1~8分别依次代表中切牙至第三磨牙。乳牙:以罗马数字Ⅰ~Ⅴ分别依次代表每区的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
2.Palmer记录系统:
也是分为上、下、左、右四区。恒牙记录同部位记录法,乳牙以英语字母。A~E代表每区的乳中切牙至第二乳磨牙3.通用编码系统:恒压为从1分区开始到4分区的1~32,乳牙为从1分区到4分区的A~T。
4.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为恒压四分区1、2、3、4基础上加具体牙位。如11、21、22、33。乳牙为:四分区为5、6、7、8再加上具体的牙位。如51、61、73、8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