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座谈室第六十二期瓷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
瓷贴面的牙体预备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当的牙体预备可以为瓷贴面提供一定的空间,使修复后的牙齿外形美观,患者感觉舒适,利于组织保健。本期口腔座谈室,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对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的要点进行剖析,拿走不谢!
▼常规瓷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国内常用的牙体预备瓷贴面的分型:I型为开窗型,唇侧磨除接近切缘,在近切缘处形成浅凹,前伸咬合时贴面与对颌牙无接触;Ⅱ型磨除到达切缘,切缘与唇面预备体成一弧面,贴面为切缘的一部,正中咬合时贴面与对颌牙无接触,前伸时可能接触;Ⅲ型为切端包绕型,磨除部分切缘并在舌侧形成刃状或浅凹型边缘。目前临床上Ⅱ型及Ⅲ型贴面较常见,Ⅲ型贴面牙体预备后切缘处剩余牙体组织较薄弱、抗力较差,因贴面必须沿切龈向就位,牙体预备时需要去除近远中倒凹,导致唇邻线角处预备量较大,易发生牙本质暴露,故可将切缘直接与舌面形成钝接,不进行舌面预备,此类贴面可由唇侧或切龈向就位,牙体预备时仅去除唇侧倒凹。(如下图)。如上图,瓷贴面牙体预备的方式:从左到右分别为开窗型、唇侧覆盖型、切端包绕型和切断钝接型。在临床上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牙体预备类型。通常瓷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要求如下:①多数学者主张唇面磨除0.3~0.5mm,也有主张在颈1/3磨除0.3mm、中1/3磨除0.6~1.0mm以遮色和避免外形过突;②唇侧颈缘预备呈凹形斜面,颜色正常的基牙可预备到平龈或龈上边缘,着色牙或颈部缺损可预备到龈下;③邻面预备,一般可预备至邻接区唇侧,着色牙、邻面龋或充填物等存在时应预备至接触区以确保美学效果,恢复邻接关系,防止继发龋;④切端应磨除1.0~1.5mm,且在舌侧形成浅凹形或钝接型边缘;⑤消除过锐的线角及就位倒凹。需要注意牙体预备过量会导致牙本质暴露过多,可引起术后敏感和粘接强度降低。微创瓷贴面的牙体预备牙体预备分型贴面按照其厚度可分为超薄贴面(<0.5mm)、薄型贴面(0.5~0.8mm)和厚型贴面(>0.8mm),该分类与牙体预备类型存在一定联系。目前有关牙体预备的分型尚无定论。随着微创理念的深人,高强度和高透性增强型玻璃陶瓷的出现使贴面厚度降低到0.3~0.5mm,瓷化树脂贴面甚至可薄至0.2~0.3mm,即超薄型贴面,故对于某些舌侧错位牙、过小牙、轻度变色牙、前牙间隙和釉质缺损等就可不进行或行最小量的牙体预备,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牙齿可能会出现的过敏反应。
不同牙体预备贴面强度的比较贴面粘接后,贴面粘接树脂及基牙成为牙-贴面复合体并共同承担应力,粘接后瓷贴面的强度与牙体预备类型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前牙如切缘釉质完整可采用I型;如果切缘有缺损,则应选择L型;如有邻面龋或接触点破坏时应采用U型。但贴面的设计可不必拘泥于上述某种类型,可根据基牙缺损情况和美学要求进行灵活设计。同时修复过程中除了提醒患者避免咬硬物外,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的牙体预备和必要的调牙合可降低贴面折裂脱落的发生率。
贝施美展会链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学术研讨会xBSM,欢迎大家莅临!展会时间:年10月30日-11月2日展会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展位号:1号馆F14-17,F45-4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